離開中大前,默默坐在民主牆前良久。族群仇恨已經生根,一切已經太遲。月光瀉地,憤怒背後是一片哀愁。
7/9 中大(三)
民族國家的憤怒與哀愁
* * *
中大的港獨之爭愈益激烈。陸生群起反擊,連番張貼批判港獨的標語,他們一邊張貼海報,一邊直播或自拍,背後有若干陸生打氣。
衝突過後,陸生聚攏成不同圈子。親民族主義的陸生圍成一圈,其他陸生則與港生交換意見(圖二)。筆者盡力兼顧各方,既訪問不同陸生,也引述港生與陸生的交流。
訪問陸生
「我不知道港獨究竟是目標還是手段。我覺得最好的目標還是推動一個好的制度,普及到所有香港人,而非為政治目標而鬥爭。」
「因為有港獨海報出現,大陸學生張貼了更多海報。但這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最好是交流。」
「那女生撕海報是不對的,大家應該討論問題。但學生會也有問題,他們未經各方同意,把整面民主牆,各個地方都貼滿了海報。然而反對的話不是簡單地撕下來。理性回應的話就很好,但有些人身攻擊就不太好。」
「這些衝突表明了香港有言論自由,什麼看法都可以說出來。有不同的聲音和意見是很好的事情。」
「我係一個內地學生。其實內地學生觀點好明確,唔會支持港獨。今日我聽左好多香港學生表達嘅意見,嘗試理解佢地想法。我而家心入面其實好混亂,我都唔知點講,但我絕對唔支持用暴力衝突嘅方式表達意見。大家可以互相理解想法,但兩方人嘈交鬧粗口,我心入面好難受。」
「大家都有表達自己主張的權利,是無可厚非的。但我覺得權利是在法律的框架之內。如果不談法律的話,殺人放火都會發生的吧。民主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一定要在這框架之下表達權利。我覺得香港這地方是 OK 的,非常好,一方張貼也好,另一方張貼也好,大家都有權利表達自己,這一點我比較欣賞香港。」
互相交流
不少陸生亦和港生交換意見,茲轉述其感受。
一名港生說,現場有兩名陸生直言:「比起中國對香港的打壓,我們所受的不友善算不上什麼。」
港生反對這說法,會合理化港人對陸生的不禮貌。
該港生與陸生詳談,發覺雙方都奉行政治正確。港生的圈子以本土為尚;而在陸生的圈子,他們透露若指女生撕海報也有不是,會遭同儕批評。
陸生解釋官媒的焦點,與香港截然不同。港人聚焦陸生撕毀海報;大陸則強調女生被「人肉搜索」,害怕報復。消息在微訊炸開,環球時報和共青團參戰,推波助瀾,刺激不少陸生同仇敵愾,掀起反撃。
另一陸生解釋,來港陸生中,民族主義者僅屬少數。他們普遍支持一個中國,但不等於認同共產黨。
部分陸生不滿學生會不代表他們,一直「忍氣吞聲」。過去陸生已考慮過組莊參選,但不熟章程而未果。
* * *
民族主義的陸生
筆者明白所見所聞未必服人,但駐足數小時,已至誠盡錄願意受訪的陸生意見。
是日乃「陸生反擊戰」,首次見到張貼攻擊標語的陸生。為求公允,已先後四次詢問能否闡述意見,但他們大多婉拒,最終只有兩名陸生願意答腔。
一陸生批評港獨支持者幼稚;另一陸生拒絕引述其意見。
筆者放下相機,回答其看法。自己很欣賞陸生的標語,尤其是尊重少數,「拒絕觀點霸凌」(圖四至六),陸生亦深以為然。
但筆者進而道出非常弔詭的事情:不過數月前,很多香港人和中大生,都批評中大學生會不代表他們--因為「山嗚」拒絕悼亡六四。
筆者向陸生解釋,不少港生反感中國的原因,正是由於中國霸凌持少數觀點的香港人。
陸生拒絕回應這問題。
* * *
後記
筆者的英文爛透,自慚形穢,無法與陸生好好交流。但仍有些感受,未能盡意,謹此獻言。
昨晚周竪峰只是喝罵陸生,沒有好好回應批評。陸生質疑英國幾時給過香港民主,譏刺周只想回英國老家,可見若干陸生對香港誤會甚深。
香港的民族主義者,確有不少人懷緬英國統治,但筆者不是。在殖民時代,英國壟斷權力,固然罪無可恕。
但從社群主義的角度,英國較尊重香港的社群自治,不似中國屢屢干預。比如釋法破壞香港的普通法,兩者的差異是嚴重且明顯的。
現時香港所有民主和權利,幾乎都在 97 前落實,並在 97 後漸漸取消。97 前英國兩度想擴張香港民主,礙於中國施壓而作罷,學者早已爬疏而洞鑒。
香港的民主支持者,多反感中國統治,不是因為英國人很好,而是中國的專制統治比英國更差,連自由和法治亦逐步淪陷。香港很多民主派都嚴辭批評英國,不讓港人公投自決,逕自將香港交給專制中國,不過為私利出賣港人。
港獨思潮和族群仇恨,是在專政的壓迫下滋生。不過一年前,港獨支持者還可以合法集會,晚近已淪為非法,唯有退守校園。現時政權欲連校園都趕盡殺絕,正是學生反抗的原因。此徵結不解,便萬難和解。
筆者非常不同意一些港生的言行。參觀陸生標語,很欣慰大家共享民主精神。作為專政下的少數,筆者深深明白被排擠的痛苦,不僅是一塊民主牆,而是無所不在的公權。
關鍵在於民主精神,不是對自己有利才有效。無論身處何地,對待何人,都應該躬身力行。
請尊重台獨、港獨、藏獨、疆獨的言論自由,請履行民主精神,為他們爭取平等發聲的權利,一如自己擁護一個中國原則。他們沒有義務為不尊重少數的國家服務。
唯有推己及人,才是堂堂正正的民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