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未輸就坐着讓人「乘勝追擊」嗎?(上)

未輸就坐着讓人「乘勝追擊」嗎?(上)

上水花生事件的啟示

上水近日發生了一宗「花生指數」高企的新舊租客設備頂讓糾紛,:事緣有一名疑似新香港人的髮型屋東主,承租了同一大廈的另一單位。髮型屋東主原應允上手租客以三萬元承接單位內的水電裝修設施,豈料距清場限期尚餘一天之際,疑似新香港人竟反口賴賬,可能她正自盤算,只剩一天,量舊租客已無力回天,即使食言又怎地?一於分文不花就享用上手租客建立的一切……

這情景是否似曾相識?這就是我們過去三十年的縮影。

由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中英談判中,中共為騙取英國以至國際的輿論正評,甚麼「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中央不干預香港事務」、「五十年不變」…….,引先父經常說的一句廣東俚語:「真係托塔都應承」,好讓大家相信,在一九九七年香港的政權移交給當時無論在經濟、社會發展以至文明程度都有龐大差距的中共時,衝擊會減到最低。

元朗事件的舊租客在準備遷出時,盡量把設施和裝修的耗損減低,以秉承香港人「好來好去」的美德。而英國人在徹出香港時,原本大規模的玫瑰園計劃,也因為中共大吼花光儲備,而縮減有關基建的規模及用款。而憑着殖民地後期所留下的法治、制度、廉潔、高效、優質教育和自由,香港被中共收回政權的前後,在多項指標上仍是名列前茅的國際都會。

但是,一如髮型屋東主,一面不花分文地利用我們優良的基礎去累積資本,一方面在破壞的制度、廉潔、高效、優質教育和自由。最後,還在距離所謂「五十年不變」餘下約三十年的光景,西環和疑似地下黨員肆意攝政,如今更亳不忌諱的強行釋法,僭建本地法,嚴重破壞法治,還一副食言又怎樣的咀臉。

香港人這幾天的無力感相信已升至戰後新高,不少人慨嘆當法治破壞後,香港最後的雕堡已然攻陷,一國一制禮成,香港宣告死亡。

的確,當建制派和環球時報一句「大快人心」,不少香港人正自悲從中來。而中共更不斷磨拳擦掌,準備「乘勝追擊」:DQ成癮,強推廿三條,國教借中史還魂,一於要香港社會充斥歪理謊言,人人放棄邏輯思路及現代文明,完美與中共城市溶合。

但如果上水事件中,舊租客讓髮型屋東主奸計得逞,故事也不會如此貨真價實的「大快人心」。

舊租客的策略,是團結力量,在一夜之間清場,重建新秩序。令髮型屋東主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們可做的,正是團結一致,重建新秩序,再和政權討價還價。以下有幾個拋磚引玉的建議:

和青政切割

這樣說必會受到青年新政的粉絲狂轟狂炸,但要止蝕,我們的討論就得盡快與青年新政切割。

自稱沾着傘運而來的青政,最初確是被期望的,只是宣誓事件發展至今,他們完全展現不出半點政治智慧;就是被他們僥倖奪回議席,質素可能也只可跟建制一方看齊。最可怕的,是梁頌恒和游蕙楨二人任由西環及梁特在其身上標簽辱華、港獨,然後把強行釋法甚至僭建法律合理化!

反觀青政的表現,仿似在享受非建制的努力護航,自己卻沒有任何正人視聽的策略,阻止事件曲解發酵。到現在大勢已去,泰美斯女神已被強暴,一部分普羅大眾大禍臨頭還懵然不知,還因為梁游二人失去議席而拍手叫好,以為是TBB劇集式的惡有惡報,情況比坐上屍殺列車更令人不安。

在現在氛圍,梁游二人竟以上訴為下一着棋,明顯不是政治之才。事到如今,青政兩名議員是人是鬼已不重要,我們應盡快與他們切割,糾正大眾對今之釋法的觀念。只有剔除青政,民眾才看到所對付的不是梁游,而是香港成功的基石:優良法治及三權分立。更為公眾建立起不理性的民族情緒,也就是自古至今,極權統治者操縱民眾的法器。不理性的民族情緒滋生,便會失郤普世價值,跟文明背道而馳。

所以,除非有任何有腦的舉動出現,否則大家已毋須再費神在青政之上。

戒圍爐取暖

自釋法後,不少香港人明顯失去跟暴政抗爭那團火,餘下的也只是在網絡上繼續口水戰。其實大家可能是過度低估民眾目前的影响力,只要留意一下五毛的活躍程度,再加上上周得到國內同胞湧躍支持的支持釋法遊行,便明白一切一切疑似是製造「民意」的工作。如果人頭/留言換作維穩費,只要心水清算一算,就知價值不菲。按中共嗜財如命的特質,維穩費必定是有需要才會加大力度投放。而這種需要,不外乎以「辱華」定調來激起民族情緒之後,對內要做些天下歸心的假像全國播放。對外,就是為了控制香港人因釋法而激起的排共情緒。因此,儘管西環和梁特口中輕蔑,但中共一貫以身體誠實見稱。若是理直氣壯,需要瘋狂DQ,大唱廿三條,又急不及待推出紅色中史嗎?

如果香港人齊心如南韓,來個百萬人上街,他們真可以輕輕鬆鬆的叫大家去愛國嗎?所以,別再在網上圍爐取暖,要在實體世界中提醒身邊灰心的人,怯,就會輸一世!就是上一百次街,如果中共土共仍是做任何侵害香港的事,仍要上第一百零一次!讓暴政明白我們不會放棄對普世價值和文明的追求!(由於中共認為自己是最民主的政權,這裡我決定不再用民主這個詞,以免混淆視聽!)也會教導下一代並感染身邊的新舊香港人,一直像討債般向政權爭取。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