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志恒(民間自治計劃創辦人)
在後政改時代,一股沉重的無力感籠罩我城 ── 當人大8.31決定封殺了真普選之路、當政府成為了荒謬無能的代名詞、當權力魔爪正全面地操控香港之時,面對社會的種種問題,香港人似乎找不到實現改變的方法。
這種沉重的無力感,其實緣於一種「以政府為中心」(Government-centered)的國家主義思維,認定社會問題只能由政府來解決,所以當政制改革變得遙遙無期後,香港人也似乎失去了改變社會的希望。但香港人真的只能夠圍著這個政府團團轉嗎?
政府的本質,除了軍警、執法、徵稅等強制力外,最根本就是透過聚集和分配資源,以解決各種社會問題 ── 但其實民間社會也同樣有能力,做到聚集和分配資源的功能,關鍵是香港人要建立「以社會為中心」(Society-centered)的民間自治思維,以「眾包」(Crowdsourcing)和「眾籌」(Crowdfunding)等資訊科技為槓桿,由民間組織匯聚民間資源推動民間項目。
民間自治計劃,就是一個「以社會為中心」的公民參與平台。我們的宗旨,是以「眾包」和「眾籌」等科技,無償支援民間團體推動項目,以實現「民眾自己動手,一齊解決問題」的民間自治想像。
1970年代,在經歷過「布拉格之春」被鎮壓和《七七憲章》運動之後,捷克全國籠罩在威權政治的低氣壓下。但著名異見者哈維爾和本達等人並未放棄,提出要建立起獨立於國家體制的「平行結構」,包括平行的工會、平行的大學、平行的文化藝術團體等等,務求在體制以外的民間社會,實現民眾的自我管理,並一點一滴地孕育自由民主的力量。這段長達十多年在體制外的頑強抵抗,成功為後來的「天鵝絨革命」埋下了種子,最終促成了捷克變天。這是值得香港人深思的一段故事。
民間自治,是在政府和議會外,有待香港人開拓的政治藍海;也是在國家權力網下,可讓香港人積存實力的自由綠洲。在可見的將來,要推動真正的改變,香港人不能寄希望於政府,而只能寄希望於民間社會。只要我們不再圍著這個政府團團轉,敢於建立植根社會的民間自治意識,香港人就能化被動為主動,在政制局限下尋找革新保港之路,真正實踐自己香港自己救的精神。
▋延伸閱讀
以社會為中心的民間自治想像/鄺健銘
匯聚群眾力量 實踐民間自治/房吉祥
由認養樹木到民間自治/易汶健
了解「民間自治計劃」理念
認識「民間自治計劃」團隊
成為「民間自治計劃」用戶
支持「民間自治計劃」營運
媒體伙伴:立場新聞、香港獨立媒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