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新婦女協進會於今年6月至7月,就全港區議會性別敏感財政預算作出研究,以問卷調查及向7位區議員作深入訪談,從而審視區議會撥款機制能否達致促進性別平等、有效地區管治、資源運用、及市民的參與度。結果發現所有區議會並沒有推動性別平等,透明度及居民參與均低下。新婦女協進會計劃統籌胡穗珊表示結果令人失望,形容區議會「性別盲目」:「好似當全區人都一樣,缺乏分門別類分析。」新婦女協進會實習研究員簡敏棋批評區議會不應將責任推卸政府:「唔係搞活動有婦女參與就等於促進性別平等。」
研究分兩部分進行,包括調查18區區議會進行有關撥款分配及準則,但問卷僅獲中西區及灣仔區有效回覆,胡穗珊不滿區議會缺乏誠意:「令人質疑區會係咪迴避公眾監察。」另有4個區議會,包括元朗、荃灣、觀塘、深水埗書面回覆指「區議會撥款用以切合地區需要,而沒有設立促進性別平等的相關準則」。新婦女協進會實習研究員簡敏棋批評:「何謂「社區需要」?有冇考慮性別平等的觀點?好多婦女或照顧者需要托兒服務,卻被『社區需要』排除在外。」
區會撥款「自己批自己」 少支援性別工作
研究亦有深入訪問7區區議員,包括梨木樹東區陳琬琛、寶麗區梁有方、兆康區陳樹英、中環區許智峯、葵青區方平、銅鑼灣區伍婉婷、及尖沙咀東區關秀玲。陳樹英透露民政事務處多年前成立「特定團體」,例如分區防火委員會、分區公民教育運動委員會、龍舟委員會等,發揮「特定功能」,而委員多由民政事務處委任。翻查記錄,以葵青區為例,13個「指定團體」於15至16年度成功獲取該區財政預算撥款2,945,000元,胡穗珊斥:「團體簡直可以『睇餸食飯』,但葵青區會主席居然可以對這些團體表現不了解,並指民政事務處會較清楚。」
相比油尖旺區,其設立的婦女事務工作小組所做研究預算只有10萬元,「連招標都有困難」,胡穗珊批評:「區議會冇任何倡導性的性別支援研究,結果只能白做研究。」
各區「性別聯絡人」有名無實
對於婦女事務委員會每年進行「資助婦女發展計劃」,預留100萬元向各區撥款地區活動,並由每區相關專責委員會或工作小組負責,胡穗珊透露,婦委會與區議會合作其實並不密切,而區議會均會委任一名區議員作性別課題聯絡人,胡質疑:「性別聯絡人自己都唔知自己做緊乜,沒有實質職位指引,2個性別聯絡人,灣仔區好啲,油尖旺差啲,各位性別聯絡人互不交流協調,沒有機制支援,又零培訓,婦委會仲好似唔記有性別聯絡人呢樣野。」
新婦進推動「參與式預算」
簡敏棋再次強調不明白某些團體能獲一定撥款額,並表示:「區議會撥款優次好模糊及簡單。市民預期應更嚴謹。」她指新婦女協進會建議區議會在撥款過程加入「修訂撥款方向和準則」,以及「收集社區數據及分析」2個步驟,從而調整撥款優次,及取得更有說服力的數據支持,而非「區議員主觀覺得需要咁就咁。」
另外,在性別預算方面,新婦女協進會倡議「參與式預算」,認為目前區議會「黑箱操作,好封閉」,居民只可預參與活動,若預算時已能參與,能更早提出意見,及監察區議會,亦不違反區議會守則,希望區議員有決心讓居民參與,讓項目撥款變成社區層面,讓市民累積更多參與撥款的經驗,減低居民參與區議會項目的「無力感」。同時加強區議會內性別聯絡人的角色。
胡穗珊指往後將會進一步,向新一屆區議員發表研究結果,並針對區議會建議作游說。
記者:鄧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