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露宿者不是一個潮流」,這句說話印在我腦海裏已有一段時間,一直都不敢在未經組織下用文字分享給大家,或是認為自己不夠熟悉,又或是因為自己不知如何表達才對。小妹在LightUp焦點行動作支援無家朋友的行動已有兩年多,由一開始跟著明哥派飯,後來自行到公園、小巷跟無家朋友來個每月「密會」。本文並不打算為自己套光環, 只是希望有意支援無家朋友的團體或個體考慮以下幾點,讓支援能持之以恆:
1.)真正了解露宿者的特性及其露宿的原因
根據去年城大及一些非政府組織統計,現時全港露宿者人數大約有1400至1600多人。對於露宿者,有不少人很容易便落入「刻版印象」的圈套,過份地概括露宿者的特性以及露宿原因—「窮」。對,「窮」是一個大畫面,但若用放大鏡一看,每人露宿的原因亦不同:由家庭糾紛問題到剛出獄無依靠、有錢租住劏房卻比死更難受、等了十二年仍沒有公屋安排、人際關係問題、臨時避寒中心環境問題等等。派發物資固然重要,但其實有些傷口,並不是單靠物資送贈便可癒合。能了解他們露宿的前世今生或切實明白他們的需要,比起自己想像他們需要甚麼物資來得重要。小妹和幹事們有時亦會買兩枝啤酒跟他們聊天,「麻甩地」與無家朋友閒聊近況及生活哲學。也許,這般「麻甩地」坐在他們床邊、聽他們說一個晚上的話,當他們最好的朋友會令彼此更滿足。
2.)團體缺乏溝通,資源過度重疊
近年,社會上有不少團體及個人對露宿者關注,探訪關懷的行動發展至散落各區,對我來說的確是一種鼓舞。可是,有一點大家值得留意,就是團體之間在派物資的時間及分發範圍上缺乏溝通,以致資源重疊。以某幾個露宿者聚居地點為例,每天都有團體或自發有心人士派飯。有時露宿者可在同一時段有兩個飯盒,兩枝水及四個麵包。更別說在寒流高峰時,露宿者會收到超出於自己當下所需要的物資。但寒潮過後,有些位置又會變得冷清起來。曾在某處見過一個帳篷內有十多張露宿者當下未能盡用的棉被,就算是經轉贈後仍剩下物資。大家本著以資源再分配為原則,但可能最後卻造成浪費。對此,我建議團體之間可以多交流合作,分配好派發分資的時間及範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3.)「施」與「受」的必然關係
在初期參與支援露宿者的行動中,我曾經以為自己是一名「施予者」,而露宿者必然有是「受眾」。套著光環滿足地去派物資給露宿者便走了,然後自覺做了善舉。其實,大部分的露宿者跟你我沒有分別,都是普通人,予以平常的方式去對待他們便足夠。我們毋須視自己捐贈物資而感到高一等,更不要以「消費」露宿者的心態,派完物資後便把他們作佈景板自拍放上社交平台。
支援露宿者不只是一個潮流,這需要各團體之間的互相交流及持之以恆的實際行動。因此,我們歡迎任何團體、有心人與LightUp 焦點行動商討任何關於露宿者問題。
共勉之。
(以上只屬個人意見,個別個案亦不能以偏概全)
文:Judith Chan@LightUp 焦點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