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拜託,不要再說市區重建只是賠多賠少﹝兼譴責無線失實報道﹞

年近六十的may姐﹝葉美容﹞上周日突然宣布絕食,要求市建局暫停清拆利東街,讓城規會可以按計劃在一月十一日開會,討論由H15關注組提出的修訂規劃方案──重點包括﹝1﹞降底「樓宇密度」、﹝2﹞取消二百八十個車位、﹝3﹞保留利東街中段三十幢唐樓﹝註一﹞。絕食到第四天,may姐休克送院,傳媒急不及待為事件結案。當晚的無線新聞報道指:「葉美容原本在灣仔船街租了一個細舖位。據了解,市建局拆那兒時,已經賠了幾十萬給她,後來她搬到去利東街一個樓梯檔口位做生意,又受清拆影響,再獲幾十萬賠償。」翌日《頭條日報》報道:「葉美容今次訴諸絕食的激烈反對行動,可能是她獲部份激進社工及保育人士大力支持有關。」

無線報道那幾行字,就事實講就有三處錯誤。may姐是船街的住宅業主,住了二十五年,不是「租了一個細舖位」。兩次賠償的金額也嚴重失實,一個講少,一個講多。請問,這位大台記者到底是向誰了解?《頭條》記者更厲害,連「了解」也省了,一句「可能」就替讀者下結論。事實錯了還可以澄清,但報道流露的淺薄卻令人不安。大體上,輿論對may姐的行動只有一種解讀進路:先是「揭發」may姐原來已經收了市建局的賠償,而且不止一次﹝雖然是另一個項目,與利東街毫無關係﹞,由此暗示她已沒有資格或不應該再說三道四;有的則進一步解釋,年紀不輕的may姐之所以做出難以理解的「異行」,是因為受到某些外部勢力鼓動。用廣東俚語翻譯一次,就是:「收咗錢就好走啦!咁多野講搏咩?」

如果may姐還未收錢又怎樣?那更簡單,四個字:「貪得無厭」。

●●●

這種將重建問題簡化為賠償問題的輿論,最有利市建局和地產發展商。因為政府在立法會的支持下,早已建立了一套市區重建賠償制度,包括以同區七年樓齡的呎價收購物業,若業主拒絕則有權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強制收樓。再加上政府一百億元注資及免補地價發展優惠,市建局在多重制度保障下,其收購重建的投資風險已降至低無可低。因此,市建局最有信心就是跟居民講錢,也只懂得與居民講錢。

但大家有沒有想到,對市建局及地產商的保障是以什麼作為代價的?從個人來講,要犧牲的就是居民參與規劃、決定自己社區前途的政治權力。從整個城市來講,就是令香港﹝在空間使用上﹞愈來愈向有錢人傾斜,愈來愈不平等。

先講個人。利東街H15關注組努力了四年,到底在搞什麼呢?很簡單,他們要實踐一個平常不過的道理:街坊最清楚自己生活上的需要,自己懂得改善自己的生活,不用外人教。最初,當市建局拿着十幾億到社區說要重建時,街坊都像所有人一樣,以為重建就只能談賠償。後來才慢慢發現,市建局根本不是要改善居民的生活,而是要「買起」他們的生活,並將生活上很多不能用錢換的東西一一鏟除﹝對社區的感情、街坊關係、經年累月發展起來的營商模式和網絡﹞,然後轉售圖利。街坊遂成立關注組,提出參與規劃、分階段重建,讓他們能夠繼續留在社區,親手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

結果眾所周知。街坊花了二十萬造出「啞鈴方案」,除了有硬件的規劃外,還詳細擬出居民和商戶回遷的程序和時間表。市建局後來偷了街坊的硬件設計﹝啞鈴﹞,卻拒絕安排居民和商戶樓換樓舖換舖的回遷安排。為什麼?因為地產商只想要一塊「冇手尾跟」的處女地,街坊合情合理的回遷安排會增加投資風險,不可能接受。市建局要在新發展時排除所有非市場的因素,雖然他們正是以非市場的手段﹝劃一收購價、以法例強逼收購﹞得到業權。

●●●

個人政治權利的犧牲﹝或窒息﹞加起來是整個社會要付的代價──「推土機式」重建令市中心地區急速高級化、基層居民和小商戶被趕離市中心,市民的「城市權」被踐踏。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中的老區,幾十年來除了孕育出本土街頭文化外,還是眾多基層市民容身的地區。他們有些寧願租住市中心的狹小板間房,也不願遷到偏遠地區的公屋,正是因為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市中心。但,這些容身之地正快速消失,換來新的高收入業主和商戶。

就以may姐以前住的船街舊樓為例。二零零二年市建局以呎價4000元收購單位,舊樓的總樓面面積約為79000平方呎,重建後變成四十六層高的豪宅嘉薈軒,總樓面面積增至超過200000平方呎,目前平均呎價9000 ,頂層單位呎價兩萬多。長沙灣順寧道的豐盛居和深水埗福榮街的one new york是另外兩個市區重建項目,當年收購呎價3000,如今總樓面增加一倍半,每呎賣6000。市建局在給立法會的報告中毫不掩飾其戰績:自二零零一年起與房協開展的三十二個項目,總樓面由約360萬平方呎激增至約1000萬平方呎,發展商的利潤可想而知。﹝註二﹞

重建過程中,租戶﹝無論是商舖和住宅租戶﹞受的衝擊最大。長沙灣興華街附近幾個重建區的商舖租戶﹝店舖面積幾十呎到千多呎﹞,以前一直交二千元至萬多元租金,樓梯舖連租也不用交。其中一名舖戶的女兒周小姐說:「業主和租戶都認識,有些甚至認識租戶的上一代,業主會說你放心做,我不會加租的。有些業主甚至把自己擁有業權的後巷也無償交給租戶用,只要求他們定時幫忙維修。」舊區的老業主,多數會為租戶着想,彼此建立了長久的關係,並非專事炒賣的投機者。

「重建後,街坊找不到最小型的店﹝30-40呎﹞,外面最小也有一百呎,月租九千至一萬,位置還很差。以前交萬多元租,找差不多大小的舖要四至五萬。有士多以前月租五六千,現在新舖要萬二萬三,就算有生意都要蝕。二千元升至一萬元,那些賣菜的、修理電器的根本做不住。」這些慣做小生意的小市民,只能擔得起一萬幾千的成本,玩不起四、五萬的生意。他們拿了賠償,卻失去謀生的憑藉。

再擴闊一點看,其實政府較早時發表的《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最後報告》,已經說明了將﹝在空間規劃上﹞排斥基層市民的趨勢。一﹞報告預計香港總人口由2006年的684萬增至2036年的850萬,但都會區﹝香港、九龍及荃灣﹞佔全港人口比例由60%降至55%。二﹞香港依賴第三產業的趨勢不能逆轉,而跨國企業大多會選擇在中心商業區設辦公室,因此大部分就業崗位仍然會留在中心商業區﹝規劃署署長在一次論壇上表示,中心商業區每年要增加五十萬呎樓面才能應付需求﹞。三﹞位於都會區的舊社區及公共屋邨不斷重建為高級住宅或消閒設施﹝黃竹坑邨、北角邨、牛頭角下邨是最新近的例子,另外地產商也在覬覦華富邨、蘇屋邨、模範邨等都會區屋邨﹞,部分基層人口被迫離開,他們會與新增的基層人口一起,被安置於幾個新發展的新市鎮﹝粉嶺北、古洞、打鼓嶺、洪水橋等﹞。三點加起來,可以預想,香港未來十幾二十年會出現新一輪的大規模人口轉移,基層北遷、﹝國內﹞富人南下,新界將出現更多「問題社區」。

●●●

經過多年與市建局的角力,may姐和一班參與社區運動的街坊很清楚,《市區重建策略》中承諾「市區重建的目的是改善市區居民的生活質素」完全是謊言。實情是政府通過成立市建局,以公權力協助地產商在都會區收地,令地產商能繼續維持營利,加速香港城市發展的不平等。「推土機式」發展是對是錯,本來應該透過輿論愈辯愈明,但主流記者偏偏繼續將一切簡化為賠償問題,令大眾無法了解重建附帶的沉重代價。利東街may姐正是深明這些危害,才會憤然絕食抗議,絕不是一句「已收了賠償」可以抹殺掉。

註一:居民的理據請參leetungvideo.wordpress.com
註二:http://www.legco.gov.hk/yr06-07/chinese/panels/plw/papers/plw0924cb1-237...

圖為may姐船街舊區改建成的嘉薈軒。重建後的豪宅,每一座都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