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我與勞醫生

攝:柏齊(2007年皇后碼頭)

那是旺角麥花臣球場。2006年10月1日,社民連在這裡舉行造勢大會,正式宣佈成立。我是社民連的創黨職員,數個月前才剛從大學畢業,晚會舉行前的物流及籌劃也是有份跌跌撞撞安排的。毓民一直強調集會要「台灣化」,不能像香港政黨般「得個講字」。我們訂購了一個「大波」,讓參與者可以玩人浪傳波。我們又在想晚會應該唱的歌曲,其中一個提議是〈國際歌〉,曾經有黨友質疑這可是「紅歌」呀,不過毓民一錘定音。那些年尚沒有什麼「社運唱K」的概念。

十一除了是中共國慶外,亦是毓民的生日。那日晚上可是有數千人參與,稍稍超乎預期,各社民連創黨名人輪流站台發言,其中一對孖寶是勞永樂及麥國風。他們均是在2004年由各自的功能組別中落車的立法會議員。

那是尖沙咀社民連會址,對,那個後來被指為黑幫物業的地方。一眾「丐幫」成員就在那個地方開會、辦活動。勞醫生的建制背景、「忽然民主」等等,我並未有感受到在會內產生什麼問題(或者不是惟一或主要問題)。社民連本身便是一個奇特的組合,一眾民主黨的少壯派本就不容於主流泛民主派,甚至被視為「叛徒、搞局」,其中陳偉業在2005年提名曾蔭權出任特首被無數次提起。那時的長毛亦遠不及現今的「毛哥」地位,公眾形象停留在「抬棺材」,毓民則仍須時間從電台主持的傳媒人角色轉型(那時可沒有什麼人說毓民「我恐懼」)。

眾位大哥相遇,碰撞自是無日無之,爭吵絕對是公開的(開會的地方可是露天)。毓民那時投入不多,更像是精神領袖,長毛就像他T恤上的哲古華拉般是一名偶像,可望而不可及,跟著他行動就可以。不少組織策劃、連繫會員的工作也落到勞醫生身上,他會努力修改一份可是會員也不會看的政策綱領、到某些地區工作成效存疑的「地區工作者」處幫忙。勞醫生可是從不厭倦,願意在任何人身上花時間。

到後來退會之勢已成,勞醫生回到這個地方親自遞上這封退會信。

那是堅道明愛中心,2007年港島區補選,泛民主派早定了由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出選,社民連再次「搞局」,認為不應由泛民主派內定人選,於是便有了社民連勞永樂對陳方安生的泛民初選,這是明知而必輸的一仗。我們辦了一次巴士巡遊在港島區「拉票」,從不「嗌咪」的我拿起米高風在巴士上叫叫口號,這是「堅落地」的,記憶中曾在柴灣街市外派傳單。初選辯論在堅道明愛中心舉行,前一個晚上,我和勞醫生與其他幾位成員在構思發言稿。當日社民連列隊進場,這是我少數還記得,令我有「社民連咁齊心」印象的一幕。

那是皇后碼頭,有一次保衛皇后碼頭的朋友舉辦「人民登陸」活動,我「連夜」製作了一條橫額,其實不過是在一些A4紙上印一些大字再貼上去吧,勞醫生拿著這條橫額高興地去參加。社會民主連線至所以有「連線」兩字,初衷是希望能連結、支援更多社運及民間團體,勞醫生很著力於這方面的工作,投入的心力時間與政治人物喜歡談論的「成本效益」完全不成正比,亦遠非什麼「政治計算」可以概括。

那是鳳鳳山。某日勞醫生與社民連一眾職員一起深夜登山,我們晚上在東涌集合,乘車往伯公坳登山,途中遇上大雷雨,我們與其他行山客一同躲在一個小亭,全身濕透,雷就打在腳邊,我們的腳掌都感受到雷擊。天晴時已然日出,不過我們繼續登山,落山後再回到東涌「飲茶」。

那是菜園村。勞醫生退出社民連後,我也從社民連職員一職離開。忘了是因為什麼事情,我和勞醫生在舊菜園村的工作室再遇,事後他載我回荃灣。後來再找勞醫生幫忙助選,他一口答應,勞醫生給人的感覺,永遠是那麼平易近人、有求必應。

那是立法會選舉論壇。2012年立法會選舉期間,他得悉自己患病,一切選舉工作也停頓了,但他堅持出席競選論壇,他平時說話的中氣沒有了,只能跌坐在位子上。2013年,勞醫生妻子離世,再後來便是滴滴金那些文字。這些打擊帶給勞醫生的變化,是否就從他的文字上反映?我也許永遠也無法明白。

今早聽說勞醫生離世的消息,把這些片段想了又想,看了看高官、議員及網民對勞醫生評價。我想可以做的,便是把這些早已零碎的記憶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