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皇后碼頭到自我反思

皇后碼頭八月一日被清場,雖然已事過幾天,但仍想記下自己的想法。

自問對皇后碼頭感情不深,可能自小家住新界,「過海」對我來說是很遙遠的事。六月中,初次接觸本土行動的成員,當時只想抱著旁觀者的心態,去看看這群人究竟在搞什麼東東。但久而久之,我被這群人感動了。先不說之後的絕食和論壇,單看他們自四月起,在炎炎夏日裡,每天過夜留守碼頭,我已經很佩服他們的意志,更對他們背後的原動力感到好奇。

之前手癢,瀏覽了一些網上討論區,看到不少留言是批評本土行動的。我並不是容不下異見,但我發現有不少批評本土行動的人,本身都不是太了解他們的理念或保皇后的理據。有人誤以為他們是環保組織;有人誤以為他們是講集體回憶;更有人誤以為他們是港英餘孽(包括太陽報在七月三十一日的社評)!

初時看到這些留言和報導,我還有一絲絲的激動,但冷靜過後,我只覺得很可笑。因為我知道這些人根本沒有到過碼頭,亦沒有細心聆聽或了解本土行動背後的理據。他們想保留碼頭,是因為這裡是我們香港現在買少見少的公共空間;他們想保留碼頭,是因為在過去的五十年,這裡是很多社會運動的發源地,包括釣魚台運動、中文運動等。這一切一切都是我們香港人的故事。

之前,我與一般市民一樣,以為皇后碼頭只是一個專給英國皇室成員上船落船的碼頭。但原來皇室成員只是用過這個碼頭幾次,反而在過去的幾十年,有不少市民會在這個碼頭上落船。他們每逢週末便會開船出海,飯後更會舉家到碼頭看星星、曬月光。所以正確點來說,享用碼頭的其實是我們香港市民,皇室成員只是碼頭的點綴。

此外,皇后碼頭並不是一個普通的碼頭,它背後蘊藏著的是一個社會階層。如果你曾經到過碼頭,我相信你一定會看見在碼頭長櫈上下棋的伯伯們,和在碼頭邊釣魚的叔叔們。每逢週日,碼頭裡還聚集了不少來野餐、開party的外籍傭工,場面好不熱鬧。這些伯伯、叔叔在這個碼頭下棋、釣魚已有好幾十年,碼頭仿佛是他們的另一個家。花苑告訴我,在清拆前的一天,她問關伯(一個已在皇后碼頭釣了十幾年魚的伯伯),若碼頭被拆,他會到哪裡去,關伯只是無奈地說不知道。碼頭清拆後,這裡會興建公路、大商場。雖然林鄭月娥在論壇上口口聲聲說,將來興不興建coffee shop是「有得傾」,但我想說興不興建coffee
shop並不是爭論點,問題是在大商場內,你認為關伯他們還可以開開心心地聚在一起下棋、釣魚嗎?在大商場內,我們這些市民還可以廿四小時隨時坐下聊天嗎?大商場是私人土地,它的對象是消費者,而不是香港市民。恕我大膽推斷,興建在中環的大商場走的大多會是高檔路線(如IFC),一柸果汁要廿多塊、一盒飯要卅多元,試問一些基層市民怎消費得起呢?所以,政府要拆的其實不只是一幢建築物,而是一班在社會裡沒有議價能力的基層人士。

林鄭月娥說社會上大部分人都贊成清拆碼頭,對此我並不感到意外。因為我相信坊間有很多問卷、調查都是不是中立的。我是在某大學當兼職訪問員的,那些所謂的問卷是問「如果要保留皇后碼頭,政府便要花費數以億元的公帑來興建灣仔繞道,在這情況下,你贊成清拆皇后碼頭嗎?」對我來說,這條並不是一條普通的問卷問題,它所帶出的訊息是:「保留碼頭要花政府好多好多錢。」首先,我們是不應該單用金錢去衡量一幢歷史建築的價值。況且,現階段並沒有證據顯示保留碼頭將會花政府大量的金錢。更何況,整個灣仔填海工程所涉及的是三百億元,政府如果肯花一點點的金錢來換取一幢無價的歷史建築,我相信是絕對值得的。

引用蔡寶瓊博士在之前論壇說的一句話:「人不是純粹的經濟動物。」縱使我們是在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長大,但我相信香港人是有情感的,我們是從歷史裡走出來的。我並不是要求所有人都要認同本土行動的觀點,但我希望大家可以在批評他們前,先了解他們的背後的理據,不要為批評而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