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訪問過程中,師傅和梁婆婆經常提到Becky的父親祖母。可見緊密的鄰里關係和個人回憶已經不可分割。
人稱師傅的梁伯伯,從國內來香港,又從九龍搬到粉嶺馬屎埔。身為建屋師傅,最初建的屋卻不怎樣穩固。他憶述,「那時環境無咁好,無錢搭屋。住的是禾草屋、泥撈草,落雨很麻煩。早幾十年沒想過在此落地生根,經常想著返鄉下。」他更即時反問安排訪問的村民Becky:「你(Becky)問吓你老豆,成條村都諗住搬去第二度。」只是,數十年過去,師傅早已打消回鄉的念頭。他和太太的願望變成「幾大住呢度!一日唔俾人趕走,一日都唔會住其他地方!」
馬屎埔村內不少屋子都是師傅蓋的。他自豪說:「人家知道我建的屋實淨,一傳十,十傳百。」那時建屋,那像現在的豪宅賣現貨。村民都辛辛苦苦儲錢,才找師傅逐點逐點把房子建好。有一年大陸沒有蔬菜輸港,菜價貴,大家都有錢建屋。Becky祖母住的屋,亦是出自他的手。
師博本是新會人,解放時已來港,至今六十餘載。當初住在旺角,向舅父學做家俬,後來去馬來西亞三年打工。他因此住慣木棚屋。回港後仍念念不忘那兒的居住環境,刻意搬到新界地方,為的是呼吸新鮮空氣。太太梁婆婆是台山人,解放後才申請來港,理由是「結婚」。婆婆直言那只是藉口,沒想到真的在香港遇上姻緣。師博即時加句:「冤家路窄嘛」。梁婆婆同樣來到旺角,從事五金和學做鞋。因為「老野(師傅)話新界空氣清新,好鍾意。」於是嫁雞隨雞從市區搬到鄉村生活。兩老子至今落戶馬屎埔四十多年。
梁婆婆記得搬來之時,聯和墟都沒有人住。她很喜歡這裏,空間寬闊,一塊大田旁建一間房子。當年入伙第一件事是種樹,比蓋房子更早。她解釋,「有蔭好乘涼嘛。不然這裏下午好熱呀。」(身旁的Becky即時插嘴:「係呀,嫲嫲都是這樣說」)為什麼是龍眼樹?「又有得食又有蔭。種出來無得食有鬼用咩?」她風趣道。對梁婆婆來說,土地的用途很直接──搵食。有地耕,就可以種食,才可以生存。那時香港島九龍都生活艱難,反而一塊耕地至少可養活一家人。
馬屎埔村大部分村民來自南海順德。師傅和梁婆婆初來真是人生路不熟,在這裏無鄕里。他又不禁提到Becky的嫲嫲,「你(Becky)嫲嫲真係好多(南海順德)鄉里。」不過,這亦無阻師傅倆溶入群體。正如梁婆婆所言,「住住下就識,一日唔識兩日唔識三日實識啦。」她在這裏認識很多街坊,而且個個都好好,互相照應。
師傅梁婆婆試過高樓大廈的生活,但始終不習慣。「點似無掩雞籠自出自入?這裏很寧靜,吸啖空氣都好過你,又不用聞汽車(油)味。可惜被綠悠軒遮曬,無風,空氣差了。現在無人耕田,多了荒地,昆蟲亦多。如果無蛇蟲鼠蟻,就真係一流。一落幾日雨真係驚驚地。」
是的。任何居所,總有好和不好的地方。只是師傅婆婆就是喜歡住在這裏,不想走,不想賣。訪問當天,師傅回憶建屋的辛酸史,仍然十分激氣,「以前沒有人事,建什麼都被指違規要拆,廚房亦然。」房子能有今時今日的模樣,全靠他向理民府力爭,前後周旋十多二十年。現在的家園,全是很慢很慢建立起來。兩位七旬老人,用畢生心血把房子建成,把兒女養大成人。今天,他們繼續守護家園,盼望「住得一日得一日,住得一年得一年,無計呀。」
難道我們的社會發展是有一種步伐,一種速度,一個方向?慢慢發展,慢慢想清楚我們城市和居住其中的人的真正需要,可以嗎?
家中的旋轉樓梯,以及大量家俱,全都師傅一手包辦。
師傅見婆婆年紀漸長,於是在屋外空地建造一批獨一無二的健身器材給她,好讓老伴活動手腳。圖為健身單車。
相關報導:
辭職歸故里─馬屎埔村民系列之序幕
龍眼樹的故事-馬屎埔村民系列一
粉嶺北導賞團小記:港式圈地下的又一受害者
四叔四叔 無食我黍
新界北發展諮詢:圈地式公私合營 村民將被連根拔起
馬寶寶社區農場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