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前幾天天閱報發現民政局欲發展一個名為香港記憶的計劃,成立一個數碼資料庫,不外乎是想編纂一套集體回憶的官方論述,想提出兩點:
1. 在香港政治氣候民主成份甚低的情況下,這套官方論述到底包含和排斥了什麼﹖人民何以參與及影響最後的官方論述﹖
2. 以數碼化的方式保存記憶,數碼化的好處就是壓縮空間。如果一些東西已成歷史,遺留下來不過一些文獻,最多不過是幾座歷史建築、幾間博物館、幾間圖書館的空間;相反,如果一些東西未變成歷史,它們是一些活生生的、有形及無形的文化,它所佔的空間反而更大。在香港政府惜土如金的思維下,實在不得不懷疑以數碼化的方式保存的記憶與重建的關係
以下是新聞稿全文﹕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表示,「香港記憶」可以為市民提供一站式搜尋和瀏覽的網上平台,讓公眾閱覽反映香港集體記憶的資料。
「香港記憶」計劃獲香港賽馬會捐款8,000萬元,在5年內把代表香港珍貴回憶的資料、故事或物品數碼化,方便公眾隨時瀏覽。
該計劃源於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的「世界記憶」全球計劃,藉此推動和喚起世界對歷史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廣泛展示。至今已有超過40個國家/地區參與。
「香港記憶」計劃由前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冼玉儀及現任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黃紹倫,領導跨院校、跨學科的工作小組,聯同專注研究香港資料的本地學者,及歷史研究員,共同製訂內容及網上資料庫。
工作小組透過各種合作形式,向公、私營機構、大學、圖書館、檔案儲存庫等,蒐集珍貴文獻,數碼化後再經分類、編目、註釋,建構成龐大的資料庫,配合便捷的網上搜尋工具,讓公眾分享珍貴歷史文獻,同尋香港記憶。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