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在中國消費不是一種媚共。
在政治恐懼盛行的年代,親近任何與中國有關之事物,都屬於背叛行為,以致北上深圳飲喜茶丶食海底撈等新興年輕人追崇的潮流玩意,都被政治活躍者視為「90後00後奶哂共無撚得救」的新證據,目的在於訴諸二分香港人與中國人之分別。
然而其實,北上消費從來並不只是近來這一個世代的事。早於香港經濟起飛年代直至近來,東莞叫雞團丶深圳揼邪骨從來是香港部分男士其中一樣的消費活動;即使是女士,上東門shopping行街,亦不是罕見之事;甚至推遠一點,小時候老豆老母親朋戚友點都有帶過去上下長隆中山珠海玩掛?我的意思其實想說的是,香港人在中國消費,並不是一個近來才出現的所謂赤化現象,而是地緣便利及經濟差距,產生的「消費符號化」,我的「購買力」在別的地方能夠象徵出比原來的更優越的意義:中國物價比起香港相對比較低,我用同樣的金錢在中國可以做大爺。此其一。
用消費行為證明與身分認同相關是不智的,換個例子,愛食日本菜,甚至食香港人至愛的雲南米線,是不是就等於我就是日本人?或是雲南人?顯然不是。食日本菜行為說明的僅是消費偏好而已,至於會不會因爲愛食日本菜而對日本不其然有好感?有可能,但並不是必然對等的關係,如果這樣的話,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愛」/「喜歡」上很多個國家,因為在全球化下,所有人手執的不只是一兩個國家的產品,你全都對這些國家有「愛」/「喜歡」/「好感」嗎?此其二。
三,亦是我最感興趣,未有答案的部分。去完中國消費,真的會突然不香港嗎?如果有人在中國問你:「你哪兒人?」會有人不回答是香港嗎?當「香港」作為了一個實然地方,一個being recognised的象徵,其實很少人會捨棄這個身分,因為「我」自覺地不屬於廣東,不屬於所謂大灣區,「他們」的所有事物「我」都不認識。反而,去完,更會自覺所有「我」與「他們」的所有「不同」:簡體字/貨幣/語言/交通規則等等,中國的陌生對香港人本來就如一個外國的存在。我思疑,這種「異地」的感覺,對第一次踏進中國的香港出生朋友會最為突出,由過境到一橋之隔的風貌,全都不是熟悉的。
在追求港式政治正確的時代,仇恨中國或許最受歡迎,然而可能會錯失很多真正可以動員說服的對象。可能恰巧的是,最認同自己是香港人反而是這些到中國消費的人,因為了解,所以更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