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市建局對九龍城有泰裔居民表示「意外」 關注團體批「堅離地」 文件更直指塞責

市建局對九龍城有泰裔居民表示「意外」 關注團體批「堅離地」 文件更直指塞責

【草根行動媒體】
市區重建特約記者:江加問
2019.2.28

市建局於上周五(2月22日)公佈九龍城區的新重建項目,亦即啟德道/沙浦道項目,至少670戶受影響,按照規例馬上連續周五、六、日三日(即2月22-24日)進行人口凍結證記,若無在此段期間登記的居民或舖戶,將極有可能喪失補償及安置權利。同時,市建局亦按慣例,於登記期限後,才舉辦給街坊的政策權益簡介會,而九龍城新區的簡介會,已於昨日2月27日舉行。

資訊不透明 街坊叫苦連天

小記於2月24日晚,亦即登記限期的最後一晚,前往該區,發現市建局貼在門口的通告,皆為中文,只有極少量英語。其中一張讓重建局職員寫下自己來過幾多次尋訪不獲的紙張,就記者所見只有中文。素知九龍城區出名是泰菜、泰裔人士聚居地,但見只有社工隊張貼出簡單的泰文通告,亦不見市建局網站有提供泰文翻譯。然而,不只泰裔街坊,當晚記者在社工隊的街站見到一名華裔街坊,她非常緊張,指沒有想過市建局講的三日是包括周六日。記者亦有遇上店舖的伙計,伙計表示未登記,亦不明白這個登記的嚴重性。

當晚亦見到職工盟的職員、國際家務工工會的職員與多年關注重建問題的舊區街坊自主促進組(下稱促進組)成員,聯同幾位泰裔女士,要求在市建局的社工隊街站打電話給市建局相約登記,希望社工隊作個證人,證明街坊已於期限內致電市建局。原來香港的泰國移工工會(Thai Migrant Workers Union in Hong Kong,TMWU)亦正好座落在重建區內,工會主席dang能操簡單日常對話的廣東話,但不能閱讀中、英文。她表示市建局職員曾對她講了一堆話,但她都無法明白,還以為只能搬走,認為沒有泰文通告十分不合理。主席dang除了自己打電話給市建局外,亦一展工會成員的運動性格,在社工隊街站聆聽其他華裔街方的訴苦,她向記者表示十分無奈,發現除了泰裔人士聽不懂市建局在做什麼,原來連華裔街坊也一樣不明白發生什麼事。

市建局要求街坊於市建職員上班時間登記 前重建街坊親證非必然 疑有歧視成份

2月25日,泰傭工會主席dang再向舊區街坊自主促進組求助,指市建局職員要求她們全都要在市建職員辦公時間登記,dang反駁說,之前三日凍結日時,都見到有市建局職員晚上及假日為街坊登記,不明為何三日後就不可以,而其實她們要上班很難出來。然而市建局職員卻強硬。促進組成員,前福榮街重建街坊林小姐聽到這個個案,表示十分憤怒:「喂!你市建局職員要上班,我們街坊不用上班嗎?」另一位促進組成員,亦是前深水埗重建街坊的黎先生亦表示,當年他都是過了三天才登記,市建局職員都是晚上等他下班才登記,差異對待,黎先生懷疑有種族歧視之嫌。

這個問題,工會分別向促進組、張超雄議員及職工盟求助,有向當區負責的社工隊聖雅各福群會重建隊反映,幾個組織在周一、二都分別發信給市建局投訴,張超雄更曾致電市建局,之後,市建局才忽然於周三,即簡介會的當日,向dang表示可以約周日登記。就此,促進組成員黎先生表示,市建局表現實在差劣,如果是普通街坊找不到這麼多支援的資源的話,是否就要接受不合理對待?舊區街坊自主促進組致市建局的公開信亦直指,打擾街坊生活的乃是市建局,「未經諮詢實際居住營商的居民的重建計劃,要求基層街坊用自己的勞工假來協助 貴局職員做你們的份內事,實屬不合理」。

市建局對九龍城有泰裔居民表示「意外」 關注團體批「堅離地」 官方文件更直指有塞責之嫌
 
到了昨日簡介會當晚,距離市建局拒絕泰裔的dang要求於下班時間登記已經第三天,團體質問市建局為何不提供政策簡介的泰文版,台上市建局社區發展經理殷倩華竟表示對九龍城區有泰裔人士感意外:「我地都係落到黎做人口凍結(九龍城項目)先知有泰國人」。

在場的舊區街方自主促進組成員胡先生稱之為 「匪夷所思」地「堅離地」:「泰裔人士植根九龍城已超過廿年的事情,這種事不用調查也知道!常識啊!簡介會後,華裔街坊都問我們,為何市建局會不知九龍城有泰國人?」

雖然,簡介會當晚,市建局有提供泰文翻譯人員,但卻沒有翻譯耳機,而只是在市建局台上發佈的大聲音響環境下,叫一群泰裔人士圍著一名翻譯人員。稍懂得聽廣東話的dang,不久後就離開這名翻譯人員,因為發現她並不是在翻譯台上台下發生的事,而是在自行解釋一些什麼。泰傭工會主席dang說:「不只開會要有翻譯啊,其實通告、政策的解釋單張等,都應該有詳盡的泰文翻譯。」然而,雖提供了不能令人滿意的泰文翻譯,但台上的市建局社區發展經理殷倩華面對dang對翻譯問題的質詢時,只回答香港的法定語言是中、英文,會「研究下」但沒有承諾會提供。

翻查文件,根據2011年2月公佈的《市區重建策略》,市建局在公佈重建區前,必須先做一次第一階段的社會影響評估,而這份評估理應包含考慮區內的人口特點、歷史背景、區內的地方及文化特色等等。但是,翻查市建局在自己網頁上提供的評估文件全文,竟然在人口特點部份,隻字不提區內有為數不少的泰裔人士。對此,舊區街坊自主促進組的政策組成員張先生指:「社會影響評估做得如此粗疏,程度令人咋舌。」

事實上,在該評估報告第一頁1.2項,亦有提及由於這個重建區是在先前的[市區更新九龍城地區諮詢平台](下稱諮詢平台)的研究範圍內(註1),因此,市建局這份評估是有參考諮詢平台所提供的社會影響評估意見,而在這份市建局聲稱參考的諮詢平台最終評估報告中,明明有指出: 「九龍城區內的泰裔社群及華裔社群相處融洽,大部分的泰裔人士留港多年,雖然未必能閱讀中文,但大都能操流利的廣東話。」而在諮詢平台的第一階段報告中,更指出:「假如政府推行重建,必須增設措施保護少數族裔居民的利益。」

市建局職員在簡介會上稱不知有泰國人,然而,綜觀以上幾份官方文件,又似乎在說明另一個問題。舊區街坊自主促進組的政策組成員張先生指:「諮詢平台早於2014年就提及未來在九龍城區重建須顧及少數族裔的權益,但事隔數年,有關建議措施仍然是空中樓閣,甚至連最基本資訊的翻譯,如公佈重建的官方告示,都無做到,究竟真的是市建局「無知」,抑或在「裝傻」?」

註1:
[九龍城地區諮詢平台]是什麼?

發展局於2011年發佈《新市區重建策略》,指會設立一個新的地區諮詢平台,並以九龍城作為試點,聲稱向政府建議以地區為本的市區更新工作,並進行各項規劃及相關研究,包括社會影響評估,而諮詢平台的工作於2014年中完成,相關報告及建議亦早已呈交政府。

【草根行動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