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如果猶豫⋯⋯

如果猶豫⋯⋯

如果猶豫⋯⋯

說實話,我無法擺出莫名其妙的樂觀,這次補選,越到選舉日,我是越感到憂心。街上的反應我是感受到的,亦只能夠花僅餘的時間,盡力解釋。

正如我再三強調,只要這一仗一輸,建制派就鐵定修改議事規則,這些對立法會的傷害可以是永遠,無可挽救。無論對於現行我們進入議事堂的人如何不滿,料想也沒人願意看到後來者又少一分權力,建制派試圖修改的,包括消滅權力及特權法,等於廢掉傳召人作供,也包括賦予主席更大權力,在趕人出會議廳施予更大刑罰。

如果是基於泛民往績做得不好,因此而全面不信任,實在不希望如此。假使致歉是可以獲得任何諒解,我願意代表整個陣營作出任何形式的致歉,亦為自己係議會任何未善之處包括投票做得不好而致歉,但自問行走至今,我致力持守一個民主派代議士應該要負的責任,接受各位提點鞭策。

但我認為,不可能將過去的失誤,說成為今後無任何對抗的希望,每日在立法會,根本就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戰場。在剛剛的財委會談及觀塘音樂噴泉同埋灣仔摩頓台拆排球場興建社區會堂工程,再次無法表決,如果沒有議會外的地區關注、以及議事堂內各人積極將問題彰顯出來,是無法走到這一步。

無論如何,因此抹殺任何抵擋這些事發生的可能,不值得。

在街站時,有人批評李卓人年紀大。我想我不是不明白社會上有渴求新人出選的聲音,但也直截了當和那位街坊說:這段期間,劉小麗找尋替補人選,極不容易。

作為曾經歷311的我,也覺得應該為初選再說一次。馮檢基的"初選論",其實才是扭曲了當初的初選倫理。補選係不必要的,係政府DQ左六個立法會議員才發生,當初的倫理係,被DQ者/其政團有權提出邊個作為替補,因此,劉小麗既然預備李卓人作為替補,我認為應當尊重。馮係討論出選人選時,無出過聲,去到臨報名先出聲。沒有人不希望不團結。

本身民主陣營裡找適合又願意出選的人承擔補選重任,就已經很困難。李卓人這次接棒出選,是局勢使然。大家根本最初就已經選了劉小麗和游蕙禎進入議會,係DQ事件才抹殺了民意。

今天我會西九龍中心附近助選,路過的話不妨打個招呼,願我們有好結果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