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Alex Leung
在醫學上,暫緩和撤回有時可以同步進行,但兩者並不能混為一談。比方說,醫生在尊重病人撤回無效治療的自主決定時,可同時給予對方一些暫緩痛楚的紓緩治療,但不能單單給予對方一些暫緩痛楚的紓緩治療,便聲稱其效果已等同撤回無效治療。
然而,在政治層面,利用語言偽術混淆視聽的情況不時發生。
當然,近日有人嘗試說服筆者,梁振英當年只是宣布暫緩推行國民教育,但迄今港府亦無正式推行國民教育的時間表。林鄭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其實已與梁振英暫緩推行國民教育的實際效果相若。
不過,這種說法實在難以讓人釋除疑慮:「暫緩」的真正意思,只是暫時無法在陽光底下進行上述的活動而已;這一切已在暗地裏進行得如火如荼。
無論如何,換個角度來說,林鄭的講話其實饒有深意:如果暫緩等同撤回,那麼撤回也只是暫緩而已。當年港府撤回23條立法,其實只是緩兵之計,不是嗎?所以說,近半個多月,林鄭只是十分準確地傳達中共的意思,沒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