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問渠那得清如許,第二屆香港社會論壇後感

IMG_2590

2007年的第二屆香港社會論壇於十二月舉行了四場,本人出席了其中兩埸,分別是 “新形勢、新出路──區議會失利後的社會運動” 及 “基層抗爭的歷史與故事’ 。

回顧兩次論壇,當中一大特點是主要邀請一些參與社運或基層抗爭的朋友一同分享經驗,一位主事者告訴這樣的安排是為了讓社運參與者進行更多分享與討論。 對於本土社運需要更多分享與討論本人是無異議的。可是,若把一個社會論壇局限於 “圍內人” 的經驗分享,這樣的定位實在有所不足! 若問社會論壇所為何事?則香港從去年舉辦首屆社會論壇的一大動力,正是源於從2001年起舉辦的世界社會論壇。當中關切的,正是全球正被各發達國利益集團瓜分,將經濟邏輯或資本邏輯凌駕於其他社會價值,社會論壇的出現,就是為了對這種單一的經濟與文化論述進行質疑與挑戰,將多元的社會價值諸如平等、公義,婦女、青年或少數族裔的權利重新提出與肯定。 那麼,在香港進行第二屆社會論壇的時候,香港的社會生態到底是怎樣呢?

早前看過兩段報章專欄,大概對當下香港的社會生態認識有些參考作用。第一篇是來自蘋果日報的,背景是匯豐銀行提出所有櫃員機的提款金額從一百增至三百 (後來因受反對而取銷),專欄作者的評論是對那些低下層表同情,可是回頭一想,自己買了匯豐股票,匯豐的新政策是對股東好的,最後還是支持增加提款金額。(看後感到可悲又可笑,這樣的政策能省多少?美國和稍後英國的次按虧損才是天文數字,這可卻是專欄作者無能為力的!最後只能向更弱勢者開刀。)

第二篇是來自am730的,老闆施永青在其專欄評論西隧加價,大意是加價雖然會令紅隧更塞車,但也要顧及合約精神,西隧公司既然曾承擔虧蝕的風險,現在便應維護其爭取回報的權利。(這篇評論的推論好像很有道理,既要承擔風險,便應分享回報啦。可是若將這樣的評論跟西方資產階級興起,自由主義倡行的思潮作比較,則發現當中一大遺漏,就是西方資產階級在維護資本利益的同時,亦要同時建立一種道德合法性和優越性,比如當時提出的一個重要論述 “功利主義” Utilitarianism,便是強調資本家在爭取個人利益的同時,亦在增進整體社會利益,即爭取個人幸福的道德基礎是為了全社會的更大幸福。後來西方資本主義即使在實踐上廣為垢病,可至少在論述上仍堅持資本主義發展終究是為了整體幸福。)

在第二場有關泛民主派在區議會失利的社會論壇上,評論員羅永生曾提出香港還沒有公民社會。是的,若回看西方公民社會的興起,一個重要背景正是資產階級對歐洲的神權和皇權進行鬥爭,爭取政治上的平等和自主。過程中,資產階級需要建立其道德優越性 (幸福是全體的),籍以爭取廣大群眾的支持,公民的自由和平等觀念便是在這抗爭中逐步建立,從貴族階層下屈辱偷生的平民階層脫胎而成為公民,正是這種共同鬥爭讓公民凝聚了集體意識,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與共的身份認同。後來社會主義之風行,正是人們期待政治權的平等和解放後,是經濟權利平等的到來。

回看兩段評論,不難看到其共通點是公民認同甚或公民意識的缺席。代替公民身份認同的,是股民身份認同。若配合上曾蔭權要把香港打造成金融港的 “鴻圖大志” ,悲觀地看,香港成為一個冷冰冰的 “股民社會” 不遠矣!

香港的問題還有更大可悲處,是這種模式並不單影嚮香港,這模式更是現今中國內地發展經濟時的重要參考對象,這樣的發展豈不教人憂心! 若以此脈絡看香港社會論壇,則論壇的作用,實不應只局限於團體經驗分享,而應是更加面向社會,以改變社會主流觀念為職志。當社會主流價值觀越趨向以經濟主導,則社會論壇便越應為這個社會帶來更多元聲音,讓不同觀點與價值得以傳播與討論。正是這樣的期望,使我想起朱熹的兩句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曾蔭權要把香港打造成金融港代表甚麼?代表香港將越來越單一。若以水作比喻,則代表香港將成為 “淨化掉” 的水,淨化後的水驟眼看很清澈很乾淨,可看真卻是 “沒有生命的死水” 。而香港股民意識的泛濫,同樣是把香港變得越來越單一,變成越來越沒有生命形態多樣性,越來越沒有生命活力的一潭死水。 那麼,香港社會論壇的最急切作用,便是為這越來越單一,越來越欠缺生命活力的香港社會注入一點點清泉活水,為這社會帶來更多生命力和活力。

當然,社運團體間的分享與交流是重要的。成功分享是一種學習,失敗回顧也是種學習,探究箇中成敗更是學習。就像今屆論壇仍被津津樂道的世貿韓農示威,當中表現的鬥爭精神相信教不少本地社運組織者羨慕。只是同樣是強烈的階級鬥爭精神,卻導致今日國內對言論自由,思想自由的高度壓制,結果是完全違背了中國社會主義先行者像李大釗等人提出的民主理想 (被國內譽為偉大的革命家,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亦違背馬克思追求人類解放和自由的崇高理想。當一些本地社運組織者渴望更多鬥爭,可如何從鬥爭與開放、寬容間尋找平衡,這是傳統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空白,亦是後馬克思主義者一個不斷思考的探索方向。香港社運界能否為這左翼思潮提出一份貢獻?為左翼運動注入多一點清泉活水?我想都是香港社會論壇應有的自我期許。 畢竟,長路漫漫,今屆才是第二屆社會論壇。唯望今後的香港社會論壇能有更闊的視野,為香港社會注入更多清泉活水。

後記:朱熹兩句詩來自 “觀書有感” 。全詩為: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個人而言,朱熹並不是我很喜歡的思想家,他試圖把道、理、氣、性等概念建構成宏大體系,在我而言太冷,加上他對性工作者的打壓,同樣是冷冰冰的。只是這兩句詩實在太美,我甚至懷疑當中境界高於其學說!當然這是很主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