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我們經常把此話掛在嘴邊,但又何曾思考過形成這現象的原因?
現代人著重個人化,加上香港的政策一直只傾向剩餘福利的社會保障制度,即除了在社會救助和基本社會服務方面承擔外,其餘社會服務和福利領域基本上依靠市場、非政府組織和自己個人,以致市民大多都傾向要「自保」。能獲多大的保障,則全視乎個人能力,也就是收入越低的人,對自己將來退休後的自保自然越低。往往我們從不主動意識到自己會有需要被幫助的一天,最終退休後的生活就變得「自身難保」。
全民退保是一種社會福利制度,當市民到達退休年齡便能從政府取得固定金額,以應付基本生活開支,是對長者為今天香港社會繁榮所付出的回饋和尊重,並非一項扶貧政策。而香港將來必定面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所以一項有效而社會能夠共同承擔的退休保障方法,勢在必行。不少學者和民間團體已就全民退保提出過不少方案,證明社會至2064年仍有可觀的盈餘,但政府卻依然冷待這些由民間建議的方案,只是著重於自己提出的全民與否方案。同時在社會長者實況方面,仍然不願意修改公共財政收支的方針。這一切都令市民「各家自掃門前雪」的情況變本加厲。這種惡性文化持續不變的話,香港人能夠有尊嚴地在社區生活,恐怕還是長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