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別讓「民主300+」變「獨裁300+」和「民粹300+」

別讓「民主300+」變「獨裁300+」和「民粹300+」

今年特首選戰「專業議政」牽頭成立「民主300+」,銳意讓非建制陣營奪取超過300席並綑綁投票。勝利過後,如何在300人裏得到共識提名及投票才是難題。

身為選委,「民主300+」像教會一般,到時到候有人會叫你要去影相撐場,又要捐錢等等,但我從來都未見過「民主300+」的廬山真面目,他們的中樞總在發號施令,我們就只能順民一般和議,非常奇怪。「民主300+」的會議由各界別自行派人出席,但人數有限制,亦不能每次不同人選,不是「被選中的人」不能出席。經常有人以「民主300+」之名說話,這些人我叫做「神職人員」,他們說的是「神的話語」。

開會的會議紀錄我都不曾看過,信息都靠口耳相傳。我問過幾個界別,究竟會議說了些什麼,有些界別代表給我較詳細的回覆,有些竟然得幾隻字,還有選委跟我說,全然不知開會內容。又有「神職人員」說已經有10名界別選委話提名某參選人,誓神劈願,並叫其他選委跟隨,經查證後再問與會者原來是提名另一參選人,「神職人員」「假傳聖旨」。可見這個代理人制度出了問題,建制內「假傳聖旨」的事同樣在非建制陣營發生,代理人可以操控說多說少,其他人沒法參與「民主300+」的決議討論。

終於爭取到2月擴大選委會議的決定,又有人以「神的意思」說,我們都是聽候發落的,是「民主300+」操控及話事的,他們分配我們提名哪名參選人都必須聽從,所以我們還是提名誰誰誰,那變相擴大選委會議跟人大會議一樣,有人會專制地決定,其他選委去做花瓶。「民主300+」的大腦是誰、操控者是誰,是外星人還是一台人工智能,我真還沒見過。其實,選舉時已有隊伍投訴為什麼他們不能加入「民主300+」,沒有答案。

後來,我找到在「中央」的人問這個問題,他解釋說,「民主300+」是個商議機制而已,我們沒法操控選委的決定,去到擴大選委會議最多得出幾項原則,然後還是落到界別自行討論。聽罷,我慶幸還好這不是「獨裁300+」。究竟誰可以代表「神」是一個重要問題。

「民主300+」不能騎劫選民

事實上,究竟「民主300+」的權力從何而來,大家還沒有仔細想清楚。「民主300+」一開始有3項原則:反對梁振英連任、反對8.31、捍衛香港核心價值。加入了的名單是同意了這幾項原則,而名單同時又各自跟自己界別的選民作出不同承諾,於是「民主300+」的權力其實來自20幾萬選民,選委代表他們,然後在「民主300+」平台討論。所以「民主300+」的原則理論上與界別政綱應該無衝突,「民主300+」由選委組成,所以「民主300+」的中樞不凌駕界別選委,這是個共識機制。

現在有人放風要放鬆8.31原則,那就麻煩,因為「民主300+」得出的結果可能與選委政綱相衝突。政綱是選委與選民的承諾,權力最後來自選民,除非有很確實的證據證明選民已改變想法,例如有公信力機構做的民調,或在戴耀廷牽頭的「市民推薦計劃」拿到3.8萬個市民提名,否則就是背棄承諾、失卻誠信。「市民推薦計劃」的好處是擴大選民範圍,在小圈子以外的聲音都納入選委考慮範圍。

「民主300+」只是一個平台讓選委協調如何分票,最多就只能讓政綱寫得較死的較親泛民的,提名較易接受的參選人;政綱較寬鬆或選民基礎較中間的,策略性提名參選人。「民主300+」有什麼權力指令某些界別背棄選民去提名某些參選人呢?「民主300+」是不能凌駕選委,否則就如南美的民粹民主或半民主一樣,上了台就不受憲法限制,大改特改以達自己心願,那是「民粹300+」,不是「民主300+」,因為自由民主是當選者受機制規限權力,民粹民主則是當選後不受規限,可以騎劫選民,傷害某些社群。

推葉劉入閘 隨時玩出火

近日很多意見領袖放風話要讓葉劉淑儀入閘,已有選委極力游說其他人這樣做。問題是,如果已有其他建制參選人,為什麼要讓葉劉入閘?3個跟4個分別真的很大嗎?他們認為只有葉劉能分林鄭月娥的票,但葉劉沒有商界票、沒有「西環」票,但「西環」若全按掣給另一人,她恐怕連自己黨友的票都沒有。

更壞的情况是,她真的有票,還搶了民望領先的「鬍鬚」(曾俊華)的票,香港人喊都無謂,選委難辭其咎(註)。讓她入閘,阻不了大局,反而是提供了籌碼讓她交換利益,泛民則什麼都沒有。不是說她入閘完全沒有好處,但風險大回報少,所謂她「能分到林鄭票」只是其中一個可能性,亦有可能比她不入閘還衰,候選人不一定愈多愈好,值不值得見仁見智。

為了讓葉劉入閘,有選委提出「放棄政綱換候選人攬抄」,手執權力,意氣風發,我身為選民看在眼裏也覺得可怕。也有選委說要「打變幻球」,提名葉劉讓「北大人」不能猜中非建制派的心意,但出奇制勝不等於要做錯事。

選委的權力來自責任,我有隊友說得對,不要覺得自己得了獎,現在是揹了隻沉重的「黑鑊」,要謹慎處理、小心翼翼。選了就摒棄政綱,背棄選民,選民變了苦主,跟「保皇黨」也沒有大分別,以後以「策略」之名就可以辯解所有解釋不了的決定。如果策略是那麼重要,民主不那麼重要,我不明白當初為什麼要寫8.31在「民主300+」的三大原則裏,為什麼不寫「策略用票」,搞到現在「捉蟲」。

如何平衡策略和對選民的承諾,保住民主派的牌頭難度相當高,問題是如何收集選民意願去從政綱走到策略。如果「市民推薦計劃」裏建制派參選人能夠拿到超過3.8萬個提名,那或許是一個信號讓選委去參考。有些選委說「我們根本不需要諮詢選民」,興奮「造王」,完全覺得過程、論述和民間授權不重要,原來非建制陣營也有很多個「689」。我覺得能讓市民踴躍參與「市民推薦計劃」,這種轉軚也更好下台。

註:我沒有支持任何參選人的意思,只是依民意直說

原文刊在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