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六四紀念館經營困難 新展覽物證揭真相

(獨媒特約報導)雨傘運動後,不少市民對支聯會爭取民主的手法存在疑問,本土派不認同支聯會「建設民主中國」的綱領,認為香港人應該與內地完全切割,學聯亦首次不出席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然而,六四是否全然與香港人無關?認識這段歷史對香港人爭取民主又帶來了什麼影響?支聯會去年4月於尖沙咀開設了永久六四紀念館,今年增設新專題展覽「生死與死者」,展示子彈、遺書等物件力證屠殺真相。有學生前來參觀,認為可透過展覽認識中共,思考香港的民主抗爭。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指,紀念館被大廈法團打壓,又遭屋宇署和消防署指設施不合規格,現時入不敷支。

生者與死者 以證物呈現慘劇

六四紀念館在月前迎來了1周年,除了以圖文介紹八九民運的常設展覽「毋忘六四,呼喚良知」,亦於4月3日起增設新專題展覽「生死與死者」,展示「六四」死者及生還者的物件。

batch_IMGP9716
王楠的眼鏡、有子彈孔的頭盔。

展覽展出兩位「天安門母親」張先玲和徐玨捐出,於「六四」遇難的兒子王楠和吳向東的遺物。王楠的遺物包括子彈孔頭盔、醫院和公安局發出的死亡證、破爛了的眼鏡、橫額及頭帶等;吳向東的則是見證他成長的證件、以及後來留守在天安門時寫給父母和愛人的遺書。

batch_IMGP9701
張健體內取出的子彈。

兩名倖存者方政和張健亦捐出了他們的見證物。方政當年是體育學院的學生,六四時為了救女同學而被坦克輾斷了雙腿。後來方政成為了傷殘運動員,表現優秀更因為被選為代表,可是最後卻因為政治原因被取消資格。

張健當年是廣場糾察隊總隊長,六四時受槍傷,之後因為受到追捕而一直未有取出體內的一粒子彈。在六四20周年前夕,流亡至法國的張健終於動手術取出子彈,送給紀念館作見證。展區同時播放了有關錄像,呈現這班生者與死者的故事。

館內另一專題展覽「趙紫陽專題展」,回顧了趙紫陽的生平、語錄、與八九民運和香港的關係,以及2005年各界對他逝世的悼文。另外,館內設有影視室播放六四及天安門母親的紀錄片,圖書閣收藏有關的書籍、雜誌和剪報,讓參觀者透過多種媒介全面認識這場學生運動。

法團阻撓 經營困難

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表示,永久六四紀念館作為一個固定、長時間的展覽場地,成功讓更多香港人,甚至內地遊客認識「六四」及中國維權運動的發展。然而,由於資源有限,他希望市民可以幫忙宣傳,讓更多人可以知道這段歷史。

紀念館早前遭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入稟高等法院,指其違反大廈公契及入伙紙,支聯會早前提出上訴,蔡耀昌指案件仍在審理,可能要下年才有結果。蔡續指,法團亦採取了多項措施妨礙紀念館營運,包括要求參觀者作訪客登記、限制參觀人數同一時間只能有20人等。此外,政府部門如屋宇署和消防署亦曾經告知紀念館設施不合規格,支聯會最後用了10多萬在這方面的工作。雖然紀念館有收取入場費,但仍然入不敷支,需要靠支聯會撥款支持。面對困難的經營環境,蔡耀昌希望市民可以捐款支持,讓永久紀念館可以營運下去。

batch_IMGP9740

中學生參觀 認識六四

為了讓更多學生認識這段歷史,教協推出贊助中、小學生參觀六四紀念館的計劃。當值職員表示,4至6月是學校參觀的高峯期,而教協提供的資助吸引不少學校申請。

訪問當天,圓玄學院第二中學的中史科老師帶領一班中五學生到來參觀。當值職員向同學講解展覽的內容,然後給予時間自由活動。陳老師指出,安排這次參觀是希望同學可以從展品認識六四,從中培養自己對歷史判斷的能力。她又指學校每年均會在六四前,在早會播放教協的紀錄片,讓同學了解歷史的真相,達至薪火相傳的效果。

鄧同學表示事前不太清楚紀念館是什麼,她認為展覽能夠讓她真實感覺和看到相關的歷史,「一直緊握住是沒用的,遲早會爆」。彭同學則指出紀念館讓他感到中國的無情和殘忍,他更肯定了六四與雨傘運動的關係。

batch_IMGP9737
大學生Chris

大學生:聯想到雨傘運動

前來參觀的大學生Chris表示,紀念館重新提醒了共產黨的殘暴。他認為這個殺人政權的本質多年來未曾改變,「他們對民主的看法沒有變,仍然是用武力解決人民,而並非解決人民提出的問題」。他更表示,八九民運的一幕一幕讓他想起了去年發生的雨傘運動,港人應該透過六四認識中共,想想可以如何抗爭。

對於關於支聯會的爭議,Chris表示理解本土派的想法,他希望支聯會思考自己是否已經與市民脫節,以及是否真正重視學生的聲音。紀念館讓Chris感覺到,支聯會成員已經失去了當年的熱情,活動趨向形式化,直接行動欠奉。對於「建設民主中國」的綱領,Chris認為這個理想過於宏大:「連自己都搞唔掂,可以點樣影響中國?」他又認為支聯會的晚會太過「愁雲慘霧」,維園儼然成為了一座大型的殯儀館。

記者:陳裕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