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強最近寫給港大同學的公開信,可能是他老人家近十年來最有意義的文章,讓我想起當年在校園見過的滿面鬍子的學生會會長,以及他的鴻文<批判不是虛無>。
我沒有蔡公的浪漫,學聯與學運那道永遠沒有接通的橋樑和鐵路,我不敢奢望,都畢業了十幾年,如今又在大學教書,學生是怎樣,校園是怎樣,有沒有學運,我大概心裡有數;不過,蔡公所說的「大處」,的確值得我們想想。
蔡子強談六四,我談後六四,我想,社運資源中心就是後六四產物;八九民運,人人心中一把火,曾聚在一起的人各散東西,舉過拳頭,看過甚麼是「人民」,見證過蘇聯東歐巨變,唸過幾本書,許多人想著,社會力量才是香港及中國的希望,有人「落」基層,有人相信民間,社會運動資源中心是這樣搞出來的,粗疏但直率,有著九十年代初的味道;現在有人說,學聯被「政治勢力干預」,依我看來,學聯以及社運資源中心,本來就是要成為一種進步的政治力量,而不是裝扮成中立的團體。
理想與現實,總有很大很大距離,學聯搞成怎樣,我很久以前就不太在意;社運資源中心搞成怎樣,我有同意的,也有不認同的,也有不同意見,雖然我很少說出來;削資三成是合理不合理,我也沒興趣討論;不過,我真的看不慣,有人要把「社會運動」退化成學聯撥款支持的「活動」,就好像「迎新活動」,或者甚至如「租金」、「行政開支」、「水電費」一樣的東西。
今天香港是否需要社會運動?「社會運動」所為何事?學生運動與它何干?究竟現在「社運資源中心」是否推動社會運動?通通沒有人討論這些「大處」!卻變成「財政混亂」。
港大同學是否要支持學生會退出學聯,我不想給予任何建議,我只是想說,學生運動也好,社會運動也好,不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財政混亂,管理不當,入不敷支,利潤下降,然後大手沽售?是否退出,我不在意,我在意的是,學生在選票上寫下支持或反對時,有沒有人能顯出社會實踐者的視野,來審核學聯與社運資源中心,而不是相信甚麼會計師公會認可的核數師報告,或者視之為一項可沽可買的股票投資。
如果有社會實踐者的視野,就讓學聯或社運資源中心關門大吉也沒有問題!因為我們知道,明天會有新的一頁。
我雖不及蔡子強老,但也算老了,卻絕非某些人口中的「老鬼」,已絕跡學生組織十多載,但我亦不妨學學蔡子強,自報家門:1991年中文大學學生會社會幹事,九十年代中當過社運資源中心的管理委員會委員,立此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