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忍耐家長也開明,求醫受嚇新生趣事多
成長篇
十四、五歲左右,Chester 開始上網尋找自我,覺得和患上性別認同障礙的人非常相似。十六、七歲時,他已差不多肯定他是男性。他認為,假小子和女跨男是有分別的。假小子是男性化打扮的女生,但女跨男卻認同自己為男性。雖然大家的外貌非常相似,未吃藥或未做手術尤甚,兩者好容易混淆。然而,兩者是有本質上的分別的。中學時代,學校未有因他男性化的外按而懲罰他,但他很清楚校方是反不同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上宗教課的時候,老師會直接對學生們說,同性戀是錯的。同學當中有不少假小子,或喜好男性打扮的。同學間不覺有問題,但老師卻會責備他們,問為何把頭髮剪短 ? 大家應該符合大家的性別身份,正如一般人認為女生應該穿裙一樣。他對此規則,感覺很不舒服,但他會儘量使自己不受此影響。沒有選擇餘地之下,唯有配合。
家庭篇
十七歲的暑假,Chester 向家人坦白,他說他覺得他是男的。他是先向他媽媽表白的,當時,她情緒好激動。她不能理解他的作為,為何他要破壞一個良好的身體 ? 起初,他們無法再溝通下去,往下的一年,他們的關系也不算太好。還是有一點改善的,他知道這需要時間。幸好,他媽願意主動找別人幫忙,嘗試去尋找有關性別不安的知識。這幫助她了解 Chester 的決定,他不是不理會她的感受,也不是想破壞他的身體他只是幫助他自己。他不似其他的年青人,很少和家人一起去買衣服,因為不想引起尷尬的場面。買男裝衣服,可能不會被家人接受的。
求醫與轉變
Chester 認為,好的醫務人員一定要有同理心,但他的主診醫生卻缺乏此素質。醫生是用恐嚇的手法去為他做評估,他說他往後的人生會衍生好多問題,別人對他的反應也無法估計,他甚至會失業。醫生只是循例去作出診斷,每次見完醫生,他都感到不開心。現在,Chester已負笈英倫。在英國,還未開始看專科,但這裡連普通科醫生也不會如此。他們理解他的情況,轉介當然也沒問題,好容易便可轉往專科診所就診。在這方面,香港有好多改善的空間。今日,他的身份轉變了,遇上了不少趣事。男與女之間,廁所文化很不同,而他要由一個身份,轉到另一身份,便更加明顯和有趣。好多大學裡的女性朋友,都喜歡結伴一起往洗手間,而且甚少會在十分鐘內出來。男性同學,卻鮮有在洗手間內談天。他開始使用男性洗手間時有點尷尬,因為一定選擇進入廁格。後來發現,其實根本無人理會,這只是自己為自己製造的一個關口。
攝製跨性別系列,是香港跨卓頻道創辦的目的。我們通過訪問一班已變性,渴望變性,或決意以出生性別相反生活的人士,揭開這群小眾中的小眾的面貌,讓社會人士正面了解,從而不再歧視,並且接納他們。跨卓頻道是世界公民協會附屬LGBTIQ PROUD 小組創立,並由平等機會委員會贊助部份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