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載於雨傘鄰里)
【全職母親Toby】
如果我個仔為公義走到最前,我會走在前面保護他
從前Toby是政治冷感,畢業後到北京進修及工作六年,賺取香港水平的人工,過著離地的優質生活,「只要有些話不說,有些事不碰,表面上生活可以好安穩。」然而心底裡很清楚,「在中國生活不到嗎?係唔會死嘅,但是每天吃那樣的食物,在那種制度下生活,只可以期望自己不是下一個不幸的人。」
「我好鍾意食麻辣燙,但是漸漸發現每次吃完都會便秘,起初不為意,後來從報導得知好多小販為免客人肚瀉,在麻辣燙中加入止瀉藥!」還有地溝油呢?「很多人已經選擇眼不見為乾淨,因為已無從分辨哪裡沒有。」Toby認為在北京還可以勉強過生活,但是不適合小朋友居住,所以懷孕後和丈夫回港定居產子。
從小身教
離家六年,Toby發現香港已經變得不一樣,開始關心時事。兒子今年三歲,Toby每年都帶他去六四集會、七一遊行,「身教應該從小開始,雖然他現在仍不明白是甚麼一回事,但是希望他長大後看回照片,知道自己從小就參與。 」
自小教兒子認識公民運動,會否擔心兒子長大後太投入,走得太前?「 作為媽媽,當然不想仔女走到最前,但是不可因此不教他明辨是非、做人的基本道理。如果他連禮義廉恥都不會,他會懂得對父母好嗎?」
「如果子女在做對的事,做阿媽的應該支持。若有朝一日,我個仔為了公義選擇走到最前,我會支持他的選擇,和他一起出來,走在前面保護他。」再一次證明,阿媽是地上最強的生化武器。「況且,對著十幾歲的年輕人,你阻止得了他們嗎?只會破壞彼此的關係,而這關係是一世的。」
社運影響學業?
有些家長認為學生罷課、參與佔領影響學業,「學業好重要,但是並非人生的唯一。一生人讀廿幾年書,一兩個月算不上甚麼。如果有心讀書,點都追得返,亦可以分配時間,在這裡的自修室溫書。見過有家長認為唸K1的兒子跟不上進度,要求兒子留級一年,這樣他們又覺得無問題,因社運而影響一兩個月就有問題,真令人費解。」
留守兼做鍵盤戰士
雖然身為阿媽,有個仔,有頭家,但是9.28當晚Toby還是忍不住來到金鐘,「我不會走到最前,但是相信人數就是力量。」現時Toby一星期有三四晚到金鐘,偶爾通宵留守。「丈夫好支持我,他願意一放工就回家湊仔,讓我出來。我們不會一起出來,因為如果我有事,老公都可以照顧兒子。」
平日在家中湊仔的同時,亦會做鍵盤戰士。Toby在十月中開設「我係肥c奶」Facebook專頁,內容關於父母可如何看待這個運動和社會上的事,從而教導子女。「希望藉此令更多人了解這個運動, 宣揚一些我認為正確的觀念。只要每個人都向身邊的人多講解這次運動,多一個人知道,就是多一分力量。」
即使會移民
Toby丈夫是英國人,有朝一日她始終會到英國定居,「很多朋友問我點解咁傻,反正我遲早移民,無必要付出這麼多。然而,我是香港人,香港是我屋企,就算要出去,都不想屋企烏煙瘴氣。不想身在異鄉時,感到已沒有家,再也回不去了,始終希望日後可以再回來。而且我個仔是半個香港人,不想他日後在外國說自己是香港人的時候,對方會說香港多腐敗,看不起他。不想阿仔見到香港變得愈來愈差,卻知道阿媽當日無做過任何嘢。」
香港仍有希望
這運動終有一日會完結,Toby希望當中美好的事物不會被遺忘,「當日看著職安真漢子搭棚做路障時,我非常感動,原來人世間有些事可以很美好。或許有些人覺得這個運動好蠢好單純,但是當中守望相助的精神實在難能可貴。」說到第二日竹棚被清除,Toby感觸落淚,「希望這次運動中美好的精神可以延續下去,做人要堅守的底線、明辨是非、關愛和體諒、為公義出頭、不指鹿為馬。只要堅守這些信念,就算世界變得再差,起碼我們不致於變得太壞。」
縱使前路不明,面對未來,Toby依然樂觀,「只要年輕一代不要灰心,我們這一代繼續堅持,再過十年、二十年,反對的始終會退下來,整個社會就會不一樣。只要大家不放棄,香港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