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肚皮撐小店】5個小方法,決不讓小店因民主犧牲](/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在這店裡我們是平等,你食的同時都是我食的,簡單一杯水,我們都唔會隨便。」老闆說。昨天剛剛帶完VEGBO第一次的撐小店的美食團,大家食得滋味又學到荳品知識,老闆又開心,小店夾雜笑聲和荳香。老闆以上的這一句,令我覺得,小店很美,美在人與人的交流,食物的誠意。 在雨傘下,我們身體力行,走到佔領區, 用肚皮撐小店。
筆者是素食愛好者,在一些素食群組看到谷友上載照片,說平時大派長龍的素菜酒樓,最近都只得小貓三四隻,形容場面「淒涼」。晚上去食飯,老闆仲送了例湯,因為根本賣不完。
早前都有一間(全港唯一一間)生機飲食餐廳的老闆,在面書上指生意受佔中影響,面臨經營危機;如真的結業,他願意接受上天安排,但不甘心多年心血如此劃上句號。「多年基業心血付諸流水 作為民主的犧牲 可是什麼滋味?」人們反應好壞參半,有人說警方應清場;有人說做生意要有備用資金是常識,十幾天就要關門大吉,敗在店主不懂做做生意;有人提議店家要變通,做外賣; 有人表示抱歉,但不要忘記留守者都有犧牲 ; 有人說自己小店就在旺角示威區樓上,只要識變通,生意反而比以前更好!
「小店」,定義在他們是否用心經營、默默耕耘討生活追夢想,不是他們支持哪一邊陣營、哪一種顏色。除了「小店」要撐,我相信更要力撐的就是「小小店」,即是原本其顧客群已偏向小眾的店子,例如素食店、小眾用品店。原本的顧客一流失,新顧客又難開拓,要支撐經營就更困難。我們喜歡小店,是因為他們令我們的家百花齊放,有選擇,有人情味,有特色,有創意,有故事。既然如此,在公在私,我們更需要在難關前拉他們一把,為他們撐傘。
以下分享個人的5個小貼示,不論你人在何方,都可以行多一步撐小店:
#1。 睇地圖
現時網上有不少小店地圖,例如 facebook「小店撐佔領﹗」、「香港社區地圖」、「遮打抗命 x 一人十蚊撐小商戶」。花小小時間,上去睇睇有什麼小店的服務/產品係自己/朋友適用,做個紀錄,路經時上門幫襯,記得先打電話確認有冇開門。
# 2。上網買
有些小店除了零售門面,仲有網售服務,不妨去看看,有什麼是自己本來都要去大連鎖店買,倒不如幫小店買。可以同朋友、鄰居夾運費,減輕成本,超抵。
# 3。寫評語
如果你去過一些不錯的小店,特別是小眾的小店例如素食店,可以上食評網或他們的專頁留言,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好。有時候香港人唔係唔想幫襯小店,而係根本唔知他好不好,缺少資訊,唔敢試。
# 4。做代購
打算買些什麼去佔領區支持朋友?叫你朋友問埋周圍的人有冇東西搭單,一起買吧
# 5。留意網上撐小店活動
網上不時有組織舉辦撐小店的活動,例如飯盒代售、撐小店美食團;留意社交媒體,就算自己不參加,都可以Share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一起努力讓香港保留美麗的小店情懷。
如果你有其他撐小店方法或有趣經驗,歡迎inbox 話我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