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渡華路地下停車場方案看香港官僚和地區施政

從渡華路地下停車場方案看香港官僚和地區施政

那天我坐在立法會議員辦公室,急着聯絡運輸署負責渡華路地下停車場的官員,查詢最新規劃發展和跟進交通評估報告,過了好幾星期,好不容易才收到政府的回覆文件。筆者以為官員忙著為呈交方䅁上區議會撰寫詳盡報告,誰知擬議的工程發展只有3頁、一份2007年的過時諮詢文件和地圖兩張。文件內容單薄,完全未有回應附近居民憂慮及過去九龍站上蓋業委會代表的意見,而政府竟奢望該項目可獲區議會和居民支持,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渡華路空置用地面位處擎天半島北面,接近連翔道和佐敦道交界。按土地規劃用途,屬為休憩用地,但過去10年為配合高鐵工程,自2008年起用作臨時巴士總站,直至近期西九龍巴士總站啟用,該幅1.7公頃用地亦因而歸還地政總署。

68802592_907282276316952_5699416692644380672_n

對於渡華路應否以「一地多用」原則,上面保留用作休憩公園,地下則興建一個有專泊商用車輛的地下停車場,筆者和當區居民均強烈要求政府先提供足夠的資訊,和提供相關交通影響數據;附近居民才可以評估佐敦道東西行,會否因新建的停車場導致交通嚴重擠塞,影響出入交通,惜運輸署的官員遲遲未作回應。

為配合中九龍幹線工程發展,2020年油麻地停車場將會清拆,政府估計屆時將缺少700多個私家車和客貨車車位;文匯街臨時停車場亦因應發展青年旅社而要刪減100多個臨時停車場車位。驟眼看似區內欠缺大量車位,然而,新建成的項目亦有不少,例如西九龍巴士總站設有30個旅遊巴泊位,西九高鐵站內設有約500個私家車泊車位,而戲曲中心與藝術公園均設有停車場。將發展的高鐵商廈發展藍圖中,亦已預留不少於550個車位,圓方商場和住宅亦已提供一定商用和私家車位;區內的車位需求,不應為了於油尖旺區增加百多個旅遊巴車位而盲目覓地,而是必先評估及公開區內整體車位數目和其使用量,顧及區內的承載量和需求。

運輸署擬議渡華路地下停車場興建130個車位。130這數字是如何得出?這會否像將軍澳66區興建地下停車場一樣,工程造價極高,每個車位動輒數百萬?再者停車場通風口可排放大量廢氣,直接影響地面上的休憩空間及居住環境,這是否與原意提供一個優美的環境讓市民舒展身心背道而馳?另外渡華路泊車位會否太偏遠,不便商用車輛司機,這亦需更深入的評估。

九龍站業委會代表早已向運輸署提交意見,可惜政府完全沒有聽取民意,還以先表態後研究的心態處事,更令人憤怒的是以捆綁形式把地下停車場和休憩用地一併處理,脅迫市民如要盡快享用公園設施,必先拍板支持興建地下停車場。這種野蠻行為似曾相識,不禁令筆者聯想到最近送中條例跟引渡殺人犯到台灣受審案一樣只可以捆綁形式處理。另外,若非區議會由建制派把持,而建制派議員往往對政府議案大開綠燈,令公眾諮詢名存實亡。當任何實質證據和數字都不能提供,怎能讓市民對之投下信心一票?怎能令市民相信這不是另一個大白象工程?送中條例的推動亦如出一轍,單靠官員重覆薄弱的解說,卻又迴避法律界的質詢和疑問,特首林鄭又只聽建制意見而拒絕與泛民議員會面,那又怎能讓市民確保自身安全受保障,廣大民意受尊重?若你還認為專制政權管治與地區發展無關,那實在大錯特錯;不改變管治思維,不改善官民關係,不論地區小發展或全港大政策,最終只會造就政府更專制獨裁,養成漠視民意的管治作風。

民主黨九龍站社區主任李穎妍
2019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