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由Kero Ming攝
身處運動之中時,有時我不禁疑惑到底我們正往哪兒去?我不是問終點,終點只是其次;關鍵是方向,整場運動的動力正朝向哪個方向前進(或者後退)?
2003年反23條以及2014年的雨傘運動,均與區議會選舉時間非常接近,運動的其中一股動力直接反映於選舉之上。論者常提及0371造就區議會民主派大勝,亦導致「23條關注組」,亦即後來的公民黨成立,而雨傘運動更是與傘兵參選密不可分。這些都是運動能量轉移陣地至選舉的例子。
意義遠超新面孔出現
然而,正如我上次所言,由「反送中」運動觸發的素人參政未必能夠與其他事件,例如傘兵相提並論,因為不論是組成方式,還是民意取態都大為不同。但是我上次比較集中於臆測選舉可能出現的結果,難免會產生誤會令人覺得:「假如這次選舉民主派失敗了,運動的動力就等於付之一炬。」
這絕非事實。一來我們不能狹隘地假定只有選舉才能承繼運動的動力,而的確選舉結果如何都不能作為公民社會的議政質素優劣的論據。二來,這次運動啟迪公民參政所造成的質變,也不能單靠票數上的量變反映。尤其是很多人討論素人參政時,依然停留於以人為記認的階段,以為指着某某區的某個新面孔便是正在討論素人參政。但是整場運動在「無大台」的情況下,其實已經改變了組織的方式,要理解這種新型組織方式所衍生的運動,我們認知運動的方法必須更新。
事實上,所謂素人參政的意義,遠超於新面孔的出現。在組織模式方面,這次運動最特別的地方莫過於一眾無名的發起人。回溯來說,所謂「無大台」動員模式,某程度上是出於政治現實,畢竟只要是曾經拋頭露面動員的社運領袖,無論是激進如梁天琦好,抑或溫和如黃之鋒也好,通通事後都被政權清算收監;政權以為只要把發起人收監,社運便會自然消失。
但是明顯的是,政權的如意算盤未能打響,反而出乎意料地令更多人匿名地發起運動,促成了可能是香港社運史上最具活力的一次運動。關鍵在於,民意不能塞堵,只能疏導。然而,政權沒有汲取教訓,在8.31前夕故意拘捕它認定是發起人的某些面孔,但是結果依舊有不少香港人上街。
讓市民有「我在門內」自覺
運動繼續發展下去,政權未來甚至可能沒有辦法定位一個臉孔來拘捕,因為最近在警方多次開出反對通知書的情況下,活動發起人開始放棄申請不反對通知書,而是抹去個別面目,默默地支撐運動。比如說最近感動人心的「香港之路」吧,到底發起人是誰其實已經無從考據,在運動初期其實在連登已經有人「開post」討論;又或者近日在商場裏面的大合唱,同樣也是由無甚社運背景的普通市民發起。
發起政治活動,也算是某程度上的參政。未必每個人都有時間、空間及資源從政,參與競選。不過,人民以他們所能夠的方式參與政治活動,難道不是更難能可貴嗎?首先肯定他們不是為了知名度,因為匿名發起活動恐怕難以為他們個人賺到名氣或金錢。這種匿名狀態下的參與,反而彰顯出更純粹的初心。所以,如果我們依然是「有頭有面」地理解素人參政,恐怕只能局部地理解這場運動如何促進公民議政的風氣。這場運動為香港帶來的改變,我們是難以借助一兩幅面孔的出現或消失來理解。
「素人」本來是帶有門外漢的意思,「素人參政」也是借這個意思來指一些政治的門外漢參與政治。假若素人參政的結果,只不過是多了一兩副面孔走進森羅的政治體制,未必太浪費這場運動前所未見的能量了。身處運動之中的我們,能否期盼這股動力造就更深層意義上的素人參政?可不可以深層到打破門外門內的藩籬,讓市民有一種「我就在門內」的自覺,革新公民議政風氣?
可能有人覺得這太理想。不過近日我留意到社區中有件頗有趣的事情:臉書上有一個群組名為「屯門公路塞車關注組」,讓屯門街坊互通有關屯門塞車的消息;近月有不少人都在上面宣傳屯門的「反送中」社區活動,於是有人疑惑:「這與屯門公路何干?」然而,下面竟然有不少人清楚地說:政治就是決定了屯門公路會否塞車等一切民生事務的關鍵啊。堅持政治與民生無關的,反而成了少數。接下來,全日有不少人瘋狂轉述「路面一切正常,沒有塞車。#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來曲線示威。所以回歸到以上的問題,這會不會太理想?會啊,不過我已經見到理想實現的雛形。
作者是屯結新墟社區主任。
本文刊於2019年9月16日信報專欄。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