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開始的「社區新聞計劃」,工作坊已於今年十月圓滿結束,參加者以社區報人身分走入社區,報導各區大小事,書寫社區願景!以下為東涌社區報《東蔥報》與獨媒編輯室合作報導。
東涌買餸出名貴,街坊終於盼到政府落實興建新公營街市,政府卻打算先將選址賣地發展成商廈,再於當中空出兩層作街市,引來質疑:發展商會否影響街市營運,最終與領展街市無異?
面對領展多年來造成的民生問題,政府回應緩慢,但東涌居民從不被動。2016年初夏,外判予領展的逸東邨街市裝修在即,街坊迎來數月無餸買的生活,檔販則面對裝修後大幅加租的困境,當年已引出民間各種自救攻略。其中,3位街坊年8月籌組「逸東民生互助社」,在逸東邨旁的馬灣涌租了小舖位賣平餸,卻因經營困難急促落幕。回看當初經驗,負責互助社採購的黃子甄相當直接:「講就理想,事實係好難落地。」
應對逸東邨街市裝修,2016年有團體和街坊、檔販都曾自發籌組墟市,不僅屢遭警察及領展外判管理商阻撓,就是獲批准也不可銷售濕貨,不能真正消除東涌居民捱貴餸之苦,怎料租下實舖、成立互助社也難成事。3位發起人始終是小本經營,未夠現金購入大型凍櫃,所以不能賣肉。要賣蔬菜,則需以公司名義到蔬菜統營處申請,互助社作為社團,曾試找有批文的公司作中介,但因中介利潤太少,最後都談不成生意,未能成功售賣蔬果。
不能提供街市兩個最大的貨品類別,「買平餸」的理想已不大能達到了,互助社主要賣米、廁紙、雞蛋等生活雜貨。雞蛋還能調到港幣20元40隻的價格,但整體成本高昂,貨品始終「平極有限」。子甄已是不支薪地無償承擔採購聯絡工作:「如果我做更多,真係應該收人工;但成本再貴,就幫唔到街坊。」互助社入貨、運輸、舖租、宣傳,統統都需要錢,加上時間成本高,營運實在困難重重。
子甄遇到最大的困難,是難以獲得供應商的信任。「Who are you?點解要信你?」從事多年採購的子甄苦笑:「喺商業世界係好common sense。」取貨往往未必能即時付款,需要「數期」周轉,然而供應商見互助社欠缺知名度,規模又小,「一個月數期都唔會畀你,貨到就要即刻畀錢。互助社邊有呢個現金流?」即使遇到願意溝通的供應商,批發量少又是另一問題。子甄回想當時「拗到牙血都出」,對方才願意供十包米給互助社。
互助社成立的理想,本近似以社會目標而非商業利益為優先、強調集體決策的合作社,不過東涌民生互助社只註冊成為社團。在香港要正式成立合作社,需要至少10人方可註冊,註冊後雖可向一些援助基金申請撥款,惟稅務上毫無優惠,要繳交與大財團一樣的利得稅比率,對社區自發、小規模經營的街坊互助社而言,門檻同樣相當高。
網上街市望明年初試行 提供新鮮肉食蔬果
說到底,搞互助社在欠缺政策支援下,最終難免如搞小生意,仍是要玩地產霸權的遊戲;要找出路,必須要繞過現時香港以領展牽頭的私營街市和超市壟斷的生態。子甄現時全職經營網絡團購生意,讓她想到利用團購網站協調是可行的出路。
子甄從來坐言起行:東涌團購小群組已運行好一段時間,客源是她相熟的數十位街坊,由熟悉團購網站及下單程序的她,負責搜羅適合街坊的貨品,再透過Whatsapp推介予街坊。下單後,團購網站直接把貨品送到子甄在東涌的住所,街坊只需到她家取貨,她又經常有家人在家,真正靠著鄰舍、家庭之間的互助,省去運輸費、店員薪金、舖租等,令生意成本大大減低。「咁我捻得贏領展喇啩!」
不過,群組中推介的食品多是一些外國的肉品、海鮮,只能提供了一些「抵買」而質素較有保證的非必須品,與現時電視廣告經常推銷的網購平台近似;加上團購規模一旦擴大,時間成本將更高。子甄承認,東涌網購團現階段無法取代街市,不能滿足大量基層街坊的日常需要。因此,她現正積極籌辦更大規模的網上街市平台,正與可提供廉宜新鮮肉食蔬果的供應商商討,計劃明年初試行,為東涌居民帶來團購力量。
以「實事」從民生講政治
今年施政報告公布更多東涌新公營街市計劃詳情,竟是先賣地建商廈。子甄對政府處理街市問題感到悲觀,相信終須由街坊自救。領展霸權問題,本是貼身影響居民的事,但一說到「對抗」,便令人聯想到「搞政治」;她透露她與互助社的發起人們都曾做過朱凱廸的義工,再加上「抗霸權」的旗號,使互助社亦被貼上「朱凱廸」的標籤,子甄的家人亦因憂慮政治連繫而不太支持。
互助社縱不成功,卻提供了與街坊見面交流的機會,但成員每每嘗試與街坊們多談一點政治,卻發現他們根本就不想聽。「死吹爛吹無用,但如果我做到實事畀你睇、幫到你,你就會明。」
《東蔥報》記者:林朗兒
獨媒記者:梁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