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尚衡
上月環保觸覺公開抨擊地產發展商推廣樓盤時,利用「畫家筆下的圖片」或建築業稱為「效果圖」的表現手法,令大眾對樓盤有錯誤的先入為主印象,有誤導買家之嫌,更引起了消費者委員會的關注。鑽空子欺騙市民花畢生積蓄購買貨不對板的住宅固然可恥,但社會對此課題已有充足的討論和認識,在此不贅。筆者感興趣的,是從這些樓盤廣告中看到的社會價值、價值觀和審美標準。
為何喜歡被樹林簇擁卻不愛走進大自然?
其中一種地產商喜用的技倆,就是不論樓盤的地點,都把它們連同平台和花園放進一片叢林之中,使它們儼如森林中的一座城。但是為什麼他們認為這樣做能引起市民的興趣呢?所有人都明白地點對於一個樓盤的重要性,縱使一單位沒甚景觀可言,若所身處的地點優越、交通方便,一定不乏買家和租客。若樓盤被樹林簇擁,用香港人的生活模式來看,生活起居和交通一定非常不便。在市區置業的都是嚮往城市多采多姿和刺激的生活,或為了方便上班上學,他們和選擇住在新界郊區、喜愛寧靜和清新空氣的一群不同,那為什麼地產商在位於市區的樓盤都會用上這種手法作招徠呢?正如環保觸覺的主席譚凱邦所說,廣告中的「畫家筆下的圖片」只表達一個夢,夢當然只包含所有美好的東西,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合理的。發展商和廣告公司把樓盤放進綠洲,是知道人類喜愛大自然的天性和看綠色植物視覺上會舒服一點的這些特性,加上市區的綠色空間不多,若樓盤附近有一大片的園林便更顯超然。故此這類廣告,是建基於我們對美好自然環境的追求,至於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盡力保護環境,假日會不會到郊區接近大自然,則是另一回事。雖然香港人甚少接觸大自然,但是他們眼中的理想居所卻多半和自然環境有關,這點是挺有趣的。
為何大眾喜歡古典建築多於當代的?
另一類廣告是以歐洲古典的建築和園林作招徠。筆者在此並不打算討論為何歐洲的建築在現代華人的社會那麼受歡迎及有說服力云云。筆者感興趣的,是為何在二十一世紀生活的人會鍾愛數百年前的建築物和風格多於現代的建築?(並不只限於現代主義建築)。在香港,我們經常會聽到人形容一幢以古典風格(在這裏泛指工業革命前歐洲的建築風格,請留意這並不是正確和嚴謹的定義)建成的建築物「漂亮」、「華麗」和「宏偉」,但鮮有人會用這些詞彙來形容現代的建築物。就算由建築大師設計、在建築界聞名中外的建築物,如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設計的香港滙豐總行大廈,在建成初期也被市民批評外表古怪、如工廠一般,欣賞它獨特的結構、內部佈局和建築理念的人並不多;貝聿銘的中銀大廈則多會被稱讚為不怎麼帶審美意味的「獨特」和「別樹一幟」,或被說成是像一張刀。如何知道大眾喜歡哪一類型的建築物?看看他們在哪裏拍照就行了﹕攝影師喜歡以古典的建築物作為模特兒的背景,如立法會大樓和茶具文物館;拍結婚照片的喜歡古典的室內擺設和園林,所以大部分的結婚照公司也以此為背景。一說到奢華、貴麗和典雅的生活方式和環境,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歐洲的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洛可可時期等的建築風格,於是地產發展商便用這些概念來設計他們的樓盤(多數只限於屋苑的會所、園境和其他住客設施,單位內的裝潢其實和典型的香港現代住宅沒有兩樣)現代建築那麼多元化,加上建築科技的日新月異,幾乎無所不能,那為何一般人對它們的評價依然好壞參半呢?我們卻很少聽到人說古典的建築、園林和城市規劃奇怪和礙眼。為何有時建築師眼中的傑作在大眾眼中卻是標奇立異和奇形怪狀呢?建築師的審美標準和大眾的愈走愈遠嗎?這些問題都是每一位建築師應該經常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