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由網絡欺凌至政治監控—— Facebook終承諾改革「實名制」

由網絡欺凌至政治監控—— Facebook終承諾改革「實名制」

2014年10月,坐擁14億用戶,達全球人口接近四分一的網絡巨頭Facebook,落實推行「實名制(Authentic identity)」,世界各地反對聲音不絕於耳。短短一年內,全球多個組群及團體相繼發起聯署,公開表態要求Facebook改革及取消「實名制」; 當中包括人權組織、婦女團體、LGBT(小數性向)及小數族裔社群等; 國界遍及美國原住民以至越南、敘利亞、印度等高壓統治國家。然而,Facebook態度依舊強硬。直至本年七月,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的數據保護局 (Hamburg Data Protection Authority) 認為「實名制」違反其數據保護法,規定Facebook不得強迫使用者使用真實姓名——Facebook有可能須在德國取消「實名制」。

十月初(10月5日),多國共 62 個團體聯署,表達性少眾(LGBT)等社群(特別在非西方國家)因「實名制」所遭受的傷害,並促Facebook改善「實名制」。日前(10月30日),Facebook副總裁 Alex Schultz (Alex)發表公開信回應聯署,態度始見軟化,並終承諾改革「實名制」。其公開信指Facebook已組成團隊,預料在本年12月會落實對「實名制」的改善工作。

多國 62 個團體聯署 促Facebook改善「實名制」

十月初,多國共 62 個團體聯署促Facebook改善「實名制」,當中包括一群關注婦女權益、本地及少數族裔社群、LGBT性向社群、及一眾認為 Facebook「實名制」政策具有文化偏見與技術性缺憾的團體與聯盟。一眾國際知名的人權組織參與聯署,如電子前線基金會(EFF,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人權監察(Human Rights Watch)、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 Advox)等。香港的媒體政策倡議組織獨立媒體(香港)也參與聯署

聯署:「實名制」使弱勢社群用戶噤聲

Facebook現行的「實名制」,限制用戶必須使用「真實生活(real life)」的姓名——政府簽發的身份證上的姓名; 而用戶登記時並不須交上身份證明文件。任何用戶只要聲稱其他用戶違犯這項政策,便可在無須提供證據的情況下舉報用戶。


圖:「實名制」下,用戶必須使用「真實生活(real life)」的姓名,Facebook 認為此舉可「有助我們保障社群的安全」。

此政策在剛推出之際,便惹起一眾弱勢社群用戶的關注。除因任何用戶也可舉報,並且不須提出任何證據; 更重要的是,一旦被舉報,該被舉報用戶並無任何上訴或查詢的渠道,帳戶更會立刻被封鎖。即假如有人刻意利用「實名制」作大規模的「舉報」,便能旋即形成「濫用舉報」作為攻擊他人的風氣。在Facebook已成為遍佈全球,坐擁十四億用戶的社交網絡,許多網民藉此表達言論、組織及建立不同的組群; 其功能早已超越「社交」的範疇,更是一種社會、文化的現象。

傷害不止於網絡世界

Facebook的便利與普及性,許多人珍惜,卻同樣成為使某些握有權力者恐懼的「無法監管地帶」。因此「實名制」的推行,逐漸演變成一種網絡欺凌、攻擊甚至監控的工具。被攻擊的對象,首當其衝,就是社會上一眾「弱勢社群」。


圖:在Facebook把其總部的標誌改用象徵LGBT社群的彩虹旗,表示支持的同時;一群LGBT人士立刻到標誌前示威,促Facebook廢除「實名制」,並發起「#My name is 」的反「實名制」行動。

首先發聲表達因「實名制」受傷害的,是LGBT社群(包括同性戀者、跨性別人士、變性者及易服者),當中須使用藝名的「變裝皇后」(Drag Queen,男扮女装的男性同性戀者)便飽受「濫用舉報」而被封帳戶的傷害。更甚者,有許多因曾被前伴侶虐待而使用化名者(大部份是婦女),在「實名制」下也步進兩難——暴露真實名字極有可能讓曾施暴者找到他們,構成人身安全的威脅。

走向政治性:監控社會言論的最佳工具

其後,「實名制」的傷害更走向政治性。在東南亞地區的高壓統治國家,如印度、敘利亞等; 網絡成為其僅有,可自由表達言論的空間、制衡政府的場地。Facebook自是其重要的組織及發聲媒介。然而,有許多當地的行動者證實被「濫用舉報」而被封帳戶,更有印度的關注婦女權益者當帳戶被封後,他們在網絡及現實生活也備受言論攻擊及恐嚇,卻無從反駁。這間接成為了使敢言者噤聲,監控社會言論的最佳工具。


圖:印度作家、關注婦女權益者Preetha G,她的Facebook帳戶因被舉報沒有使用「真實生活中的名稱」被封,縱使她已使用她的合法名稱(legal name)。隨後更被人開設Facebook專頁「Preetha the Prostitute(妓女)」及被恐嚇會傷害她的兒子。

香港組織發起聯署聲援:促Facebook改革「實名制」跟進佔領運動被封帳戶

媒體政策倡議組織獨立媒體(香港)(Hong Kong Inmedia)在10月初發起聯署,促Facebook改革「實名制」,保障LGBT社群的資訊自由,並跟進佔領運動被封帳戶。本地各個關注LGBT社群權益的組織參與聯署,包括G點電視、女同學社、跨性別資源中心(TGR)、彩虹行動、跨性別權益會、香港彩虹及新婦女協進會; 關注網絡自由的組織鍵盤戰線也在聯署列中。

Facebook公開信回應:承諾改革「實名制」

10月30日,Facebook副總裁 Alex Schultz (Alex)發表公開信回應聯署,並承諾改革「實名制」——包括舉報須提交證據、被舉報的用戶不用提交政府簽發的身份證明文件(改用圖書證、學生證等)。同時,信內Facebook也表示當用戶提交資料時,其資料是加密(encrypted)的,只會短暫儲存(30天),並且只有處理該個案的員工會接觸該用戶的資料。其公開信指Facebook已組成團隊,預料在本年12月會落實對「實名制」的改善工作。

「實名制」由來:83萬假用戶使Facebook股價大跌

2012年,Facebook積極籌備上市,並向美國證交會提交財務報告。然而,因報告反映Facebook有83萬假用戶,與Facebook最初估計的50至60萬相差甚遠;而使其股價由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的$38 下跌接近一半到低至 $20。

當時Facebook的發言人始向外宣稱「真實的身份」十分重要,並說明其目標是「每個Facebook的帳戶都代表一位真實的人物」(our goal is that every account on Facebook should represent a real person)。Facebook更在財務報告中分析出假用戶主要有三種——「重複的帳戶」(40多萬)、「不能辨別的帳戶」(20多萬,如寵物、商務)及「不合適的帳戶」(10多萬,如傳銷廣告)。Facebook最初推行「實名制」,其實只為使把Facebook用作商業用途的假帳戶,轉用「專頁(Page)」的方式,取代個人帳戶。

2014年10月,「實名制」剛推行的首兩個星期,Facebook的首席產品總裁(Chief Product Officer)Chris Cox 已就LGBT社群因「實名制」所遭受的傷害致歉,卻一直未有進一步行動。

圖片: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