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每年都有人說「香港流行音樂已死」,但我總覺得這「死亡」的狀態並非完全是不好,它至起碼大聲地響起了警報,提供「機會」給業界,進行深層次的結構性調整(如果他們肯反省的話)。香港樂壇從前的輝煌,被後人認為只要按照以往的「成功公式」去做,就能獲得大豐收;誰知此「公式」嚴重滯後於時代前進的步伐,導致新世紀初的寒冬來臨,他們仍主要地怪罪於外因(像盜版CD、網上非法下載等),未意識得到內部問題的嚴重性。當樂壇去到現在的慘況,我想是時候大家要回到了「零」的位置,考慮一下怎樣在蕭條如「墳場」一樣的地方,去種出能盛開的鮮花。
每個地方的音樂,都會有它們自身的特色,而粵語流行音樂(Cantopop)之特點,就是對歌詞的著重、對節奏的輕視,且編曲過分依賴弦樂的烘托,旋律在幾位「壟斷經營」的作曲人影響下,也愈變得溫吞、乏味或「模式化」。粵語歌已被一種「老氣」的負面印象所定型,喪失了活力,聽聽今年能出兩張大碟的許廷鏗之新作,有幾首像是二三十年前的電視劇集主題曲一樣,整個製作團隊仍不思進取、參照舊公式,令如此被力捧的歌手,於這個強調個性的年代,卻沒打出什麼特別的音樂個性出來,浪費了資源。
樂壇是極度需要新血的補充,但偏偏香港的懷舊和「敬老」風氣盛行(傳統媒體和唱片公司現在仍不斷地「培養」此風氣),限制了新人發揮的空間;加上高層、有名氣的歌手太過迷信幾位「星級」幕後創作者,致使Cantopop更顯得單調和雷同,加快了其「墮落」之速度。而愛貪新鮮和不喜歡侷促的年輕人(流行音樂的主力消費群體),自然會向外「吸氧」,這不能怪他們不愛本土文化(其實可能正好相反,容我稍後再談),是整個行業(尤其是管理層的那班「老屎忽」)跟年輕人,或者跟這個快速翻轉的時代脫節了,使到Cantopop掉出了大家的選擇之外。
之前我有讀過一篇文章,裡面提到了五條人的一句話:「不要煽情,要酷」,我想這對當下的樂壇,也有啟發性。粵語流行音樂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創造力,滿足不到「網絡新世代」們對cool的渴求;於「韓流」的衝擊下,本土音樂人做不到人家那麼有型的外在包裝,更要注重自己音樂之「酷」的創意性,這可以從歌曲的arrangement部分著手,改變詞重曲輕的過份失衡現象,將從前被忽略的「節奏」角色提上來,以加強粵語歌的動感與活力。
當然,「混搭」也是創意的一種來源,譚維維的《給你一點顏色》將搖滾和華陰老腔結合,或是這篇文說到的新疆馬木爾和他的IZ樂隊、寧夏的蘇陽、東北的二手玫瑰、上海的戲班,再或者是台灣客家、原住民音樂的結合嘗試,都是既「活化」了他們的當地之文化特色,又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會覺得很「酷」的音樂作品。當回過頭來再望向香港,單粵劇藝術就是一個很大的寶庫,而Cantopop可以跟粵劇再續前緣、重新擦出火花(其實早期的粵語流行曲,就是由粵曲小曲演化而成),像何韻詩的《大紅袍》(有跟粵劇發生關係),或者較主流、「入屋」的《繼續談情》,都證明了這融合還是有值得再發掘的空間。
香港市區地少狹窄,但走到新界、離島等郊外,又會看到另一片無際的天空,我想現在的粵語流行音樂也是被局限在這30%的「土地」內,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出路等待被開發;而總安躺於自己舒適之小圈子內的創作者、歌手,應該多往外走走、多接觸不同風格的音樂和音樂人,世界真的很大,若你沒有錢出去,也可以善用還未被河蟹的互聯網絡,去吸收當中取之不盡的音樂養分。
香港樂壇要從死灰復燃,必須重視和增加年輕又俱才華之音樂人的「話語權」,而這與其希望眼前腐朽到不行的舊體制能夠「格外開恩」,倒不如聯合理念相近的人去開闢另一條血路,和考慮怎樣與新興媒體進行合作。今年「毛記電視」的發展,讓我覺得這種新體制的重建並不是天荒夜談,你CCTVB要搞「勁歌總選」,「毛記電視」一樣可以搞比你明星更多、影響力更大的音樂頒獎禮;你903取向愈偏往「商業」,可網絡電台、線上音樂網又能夠隨時把你替換掉;或許現階段YouTuber仍要靠參加《網路挑機》來「入屋」,但誰能否認於不久的將來,李力持、王晶、周融等人也會「反過來地」,需參加這些新興媒體的節目,來增加他們在香港的曝光率呢?(到時CCTVB可能更加沒人看)
80年代粵劇的式微(因為更多娛樂方式的出現),到90年代的復甦、戲院之再次滿座,有評論說到是由於臨近回歸,香港人重新重視了自己的文化,以尋求一種身份的認同感;我想現在「本土主義」盛行的環境與當時有些相似,年輕一輩也開始注重回本土的文化(包括粵語流行音樂),造就了一個契機。經歷樂壇快死(你說「已死」都可以)階段的音樂人,還有什麼需要懼怕,既然「計算」那麼多的歌曲都賺不到什麼錢,那不如放手地去做自己想做的音樂,而且即使眼前擁擠的市區容納不到你,這城市的郊外仍有廣闊的能令人生存之地方,等待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