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與教協的雲起 《坐看雲起時——一本香港人的教協史》讀後感

香港與教協的雲起 《坐看雲起時——一本香港人的教協史》讀後感

作者按:《坐看雲起時——一本香港人的教協史》最近入選香港電台第十屆「香港書獎」決選書目,詳情

文:溫卓諭

全書共分三冊,分別為《卷一 戰後的香港與教協崛興的背景》、《卷二 爭取教師權益與教育改進》及《卷三 教協與公民社會的形成和互動》,下文主要討論卷一和卷二的內容。作者寫作此書的目的除了是講述教協成長的歷史,亦描繪了香港民主進程與教協的關係。

卷一——教協在香港歷史

作者認為香港民主社會的確立有兩個重要事件,一是廉署成立,二是教協成立。就算筆者對歷史的興趣不大,倒不覺內容沉悶。作者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香港戰後百廢待興的狀態、殖民政府對香港在統治心態、教育方面、人民心理、對於香港回歸中國在觀感上的影響,亦從歷史學宏觀和微觀的角度來分析事情,讓讀者不但理解單一事件在歷史上的發展,更能清楚理解事件在整個香港近代史有著甚麼作用,有助理解香港歷史的發展脈絡。1973年的文憑教師抗爭,抗的是甚麼,爭的是甚麼,基於甚麼原因而發生的抗爭,抗爭的歷史背景脈絡又是怎樣,與教協組成有甚麼關係,與公民社會的組織又有甚麼關係,卷一基本上就是以這種基調起頭。

此書的作者是歷史學家,書中的歷史事例順手拈來,有理有節。文筆行雲流水,生動有趣,在解釋較深奧的字詞時,也能舉出清晰和有趣的例子,令讀者更深刻理解。例如在解釋慣習這詞時,便舉了香港成年男子的一般習慣:刮鬍子,解釋這個習慣,兼有衛生、美感、禮節、性別身份、階級身份、文化認同等多重含義,是不簡單的慣習,但於日常中,卻少有人思考其意義。

筆者起初看卷目名稱時就感到奇怪,明明這套書冊稱作教協史,但是卷一幾乎沒有花太多筆墨於「教協」的歷史發展上,筆者甚至懷疑當中有些內容是多餘的、累贅的,可能只是與香港歷史有關,而與教協無關。但到後來,便覺得部分是需要講解的,因為這些事件都影響了當時社會人們慣習(habitats)的改變。根據作者所述,「(慣習)就是我們從日常生活習慣,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所吸收的行為規範及其背後的價值觀。慣習主導我們的思、言、行的很大部分,但由於習以為常、約定俗成,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更不會經常思考和批判這些行為規範和價值觀順後的假設。」正正是我們平時少去思考現在社會一般思想或者迷思的形成,作者才從戰後香港說起,從人民的角度仔細刻劃香港從荒蕪建立到公民社會的文化和慣習的形成。亦從政府的角度講述政策的改變,政策與人民慣習兩者相互影響。

當前頭對當時人們的慣習和心理有所認識後,便更容易理解當時人們為何會有該種反應和行動,例如他們會願意站出來為自己的權益作爭取,這並不是憑空出現的歷史事件,而是在整條時間軸上慢慢蘊釀而必然發生的事件。

在描寫港英殖民政府所使用的手段也令筆者大開眼界。當中提及到迷思、分化、統戰、民族主義煽動等的政治手段,讓筆者對過去及現時流行的社會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其影響這些手段同時是國民教育的一種,亦從而構成了不同的慣習,影響社會上大部分人的行為與思想。筆者在此分享一個關於「迷思」的手法,其餘手法在書中都有更詳細的描述,筆者在此不贅。以書中提過的例子來說,香港強調「人人有機會」的迷思便是由香港考試導向的教育制度形成,考試是社會向上流的機會,考試「重個人而忽視團體」的思想慣習亦因而冒起。同時因為這種求學心態,「知識工具論」亦大行其道,亦即現時以知識作為工具,目的為求提升社會地位的觀念。

作者對歷史的認識對讀者認識歷史亦有莫大幫助,就好像描述香港製造業四十年間的興起到式微,其實是走了西歐「前工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及「後工業社會」一共二三百年的歷史,亦即香港有不少人經歷了這麼快速的轉變。作者指出這段工業歷史便塑造了香港人守時、排隊等觀念和習慣,惟作者沒有就為何出現守時、排隊這觀念而作說明。這段急速的歷史發展亦導致不少工人被剝削,反映當時剝削情況嚴重,人們對保護工人權益亦沒有很深的概念。這方面也間接促使了後來各種職工會的成立,為後來教協的成立作鋪墊。抗爭的概念亦慢慢成為慣習,促成今時今日的香港。

整個歷史就好像一個生動的故事,一個屬於每個香港人的故事。

卷二——教協的三重定位

此卷更多以教育史角度作敍述,亦交代了教協創會主席司徒華的生平及其對於教協定位的影響,這部分有點像傳記式的去描寫。例如因著司徒華曾於其他組織擔任福利幹事,因此對於教協的福利行業亦有深遠的見解,又如司徒華的教學經驗令他相信教學學生是不用分清學生是來自甚麼家庭,做到「有教無類」,為教育這個行業奠定專業形象。

教協的特點是其三重定位,亦即職工會、教育團體及民間組織,當中作者更有探討教師在中國社會的定位為何,教師權益如何被剝削,這些問題都發人心省。例如中國傳統階級觀念分為「士、農、工、商」,教師作為專業的知識分子應該屬於「士」,但是又受僱於學校和政府,則應屬「工」。這段解釋配以中國傳統社會的階級制度來論述,而民間組織的身份則隱喻教師身為社會良知的身份,並非從屬政府。這三重定位在香港是非常特別的。

到七十年代,社會上更出現三大事件:李鄧閣堅案、高思廉事件及教協與廉署合作的事件。這些都提高了教協會員對教協的信心,提高會員權益意識,而教協與廉署的合作亦鼓勵人民積極向廉署舉報,為法治帶起積極作用。廉署的成立和這些社會事件都改變了教師的慣習,慢慢建立起維護權益的思維,促成公民社會的特色。

教協與會員聯繫的網絡有三個。第一是供求網絡,第二是資訊網絡,第三是認同網絡。這三個網絡在現在的概念看起來像是理所當然的,但背後都受到一系列複雜的歷史因素所影響到的。以「認同網絡」為例,現今教師形象專業,傳遞學識予下一代,但事實上,在中國歷史教師本來並不是很好的工作,大多是科舉落弟後才教書的,作用就是不讓他們落入敵軍陣營,因此教師教學質素表現參差,並不像現在教師的地位那麼崇高專業。這種專業的認同感就是後來,一眾教師及教協為教師這個職業塑造專業形象,教協亦因而為會員提供認同網絡用以聯繫會員。

另外,此書亦多有提及不同的教育政策,像是在語言政策中,廣東話如何從眾土語話中突圍而出,成為大眾流行的語言,由「土語」階級晉升為普通語言,再經由「中文運動」抗爭成為英文之外的法定語言,這便顯示出中文如何從英文的語言霸權下掙脫出來。教育政策的改變歷程中可見教協和學生抗爭的訴求。因為教師組織運動比起學生組織運動有著更好的持久力,而學生在運動上又可以保有更大的自由,使運動得到更多關注,有趣的是當時還是中學生的葉建源竟然也有份投入第二次中文運動。

全書每章節最後都有小結,方便讀者總結整章內容重點,整頓好思緒才開始下一章節的命題,是很清晰的編排。

後記

最後,筆者很感激陸鴻基教授寫出了這本有關公民社會的書,深厚的歷史底蘊及其對教育的熱忱都對此書以教育史的角度來看香港公民社會的興起及形成,實是令筆者稱奇。作者所舉的各種教育和本土政治例子均能體現香港社會從戰後到今天的多元及複雜,幫助讀者對現今社會環境有更深入了解。書中仍有很多有趣的例子和故事,惟本文篇幅有限,不能盡錄。此外,書中內容亦較完整,對於掌握公民社會的歷史發展脈絡實是有很大幫助。

筆者平常甚少接觸香港歷史,倒是看過這本書才發現自己對歷史的興趣原來不是「零」,除了覺得香港從前的社會環境很有趣之外,更發現從前的自己對身邊的歷史也不太敏感,有點可惜。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偶爾也令筆者想起中學時候所讀的通識科,當中就有一個單元稱作「今日香港」。但當時讀上來時,主要也真的是著重「今日」與「香港」兩字,甚少談起香港的從前。如果筆者有於當其時就能接觸到這本書,對於現時香港的各種社會狀況一定能有更深的了解。

《坐看雲起時——一本香港人的教協史》摘要、書序、全書目錄及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