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Loser》令到Beck受到業界矚目,他在歌中唱到的"I'm a loser baby so why don't you kill me"成為了當時的流行語,而Beck Hansen也被視為了"Generation X"的一個代表。這位自小就賣藝於街頭、生活貧困得只能住簡陋小屋的音樂人,像繼承了Kurt Cobain的衣缽(《Loser》在Cobain自殺的三星期後登上了Billboard排行榜第十位),可Beck跟用轟鳴結他和嘶聲力竭的絕望哭喊來反抗這世界的Kurt Cobain不同,他並未擺出太過憤世嫉俗的姿態,而是有點玩世不恭、又喜歡諷刺地,創作出了屬於自己的叛逆之音。
當許多人都以為「成功」和名利,能緩解萎靡的精神狀態,但《Loser》的流行,並未改變Beck Hansen原本的憔悴容貌,他在1996年的《Odelay》仍未散去頹唐之酒氣,「落寞」的告示牌還是掛在其一些作品的當眼位置。聽聽想發出一聲吶喊但隨即又墮入失意的《Lord Only Knows》,就算你不讀當中的歌詞,也可從裏面「陰魂不散」的慵懶結他聲中,想象到一個孤獨男人坐在酒館買醉的畫面(這歌按我理解應該是寫「我」厭倦了一段感情關係,認為此段關係如快將沉下去的Titanic般,被挽救得太遲了);而大部分時間都顯得波瀾不驚的《Jack-Ass》,即已經在「無精打采」的音樂和演繹上,交代了歌者或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停循環轉動之生活狀況;那不斷磨滅人意志的日子,只會把自己變得更憂鬱、荒廢,令到人生「淪為」了對死亡的一場等待,像歌內最後發出被宰前叫聲的動物一樣。
因此,不甘於枯燥無味地過活的Beck,繼續著他喜歡的音樂實驗,唱片《Odelay》帶有比前作《Mellow Gold》更瘋狂的舉動,如將不同的曲風變成一塊塊拼圖,拼出自己內心的紛擾和掙扎。專輯第一首《Devils Haircut》,以染上詩意色彩又仿似不能連貫起來的句子,塗鴉出精神上的一片狼藉,它的跳躍式歌詞,跟歌中碎片化的採樣(包括Bernard Purdie的《Soul Drums》、James Brown的《Out of Sight》),或是《Odelay》內跳躍的音樂風格,相互地對應了起來;而且Beck Hansen那不按傳統規則的作品,與《Devils Haircut》MV中致敬的兩部電影——《Midnight Cowboy》、《The 400 Blows》,亦有著共通的解放、反叛之精神;這樣不被馴化的,或者說是發乎本性的表達,就像孩童式的直接與反應,它是Beck和製作人the Dust Brothers如此隨意變換或拼貼曲風的一個原因,因為思想意識總是不斷地改變,人類的情感也經常是混雜地出現。
Beck Hansen對多種音樂元素兼容並包的《Odelay》,儘管打出了怪異的拳法,但動作尚算流暢連貫,沒有出現「太牽強」的情況。聽再次加入西班牙語歌詞的《Hotwax》,隨手就把Country、Old-School Rap、Grunge搓成一團,並「順勢」接到聖誕歌《Jingle Bells》的旋律,以及一段猶如來自六七十年代科幻/Cult片的對話;《Novacane》將Rap與電子噪聲的捆綁,怎知道中間卻出現柔軟的彈奏,收尾又突然地換上了俱太空感的電子樂;而採集了不少Vocal Samples的《Where It's At》,更是和諧地結合著Jazz、Soul、Funk、Hip-Hop、Noise Rock等差異性頗大的音樂元素,Beck 和製作人the Dust Brothers,始終不願令編曲顯得單一,他們使出渾身解數,對每首歌本身所屬的風格進行「改造」,像一首Blues結構的作品會被添上House Beat,一首鄉村風的作品又會加入另類搖滾的基因(《Sissyneck》)。
Beck Hansen的這些「不太正經」之編排,仿佛藏有幾分嘲弄,或想對抗世俗的意味,最明顯是燙上The Beatles《Taxman》火印的《The New Pollution》,利用了卡通片般無邪的Intro,跟之後音樂內的墮落景象,或Sax吹奏所營造的迷離夜色,形成鮮明對比;歌曲的名字"The New Pollution",也許是指媒體、互聯網、和其它新的玩樂對現代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或污染,Beck以這段帶著童趣的Intro,既與歌詞中對女主角Caricature式的模仿描述產生聯繫,也為已經被污染的社會,留下了一點點純真。
生性不羈的Beck Hansen,一如《Devils Haircut》MV內穿梭紐約多個地方的牛仔,隨意地遊走於不同樂風之中,他跟加拿大小說家Douglas Coupland所寫在書名上的醒目"X"一樣,都是很難被標籤、很難被定義;但不管如何,這位於離奇古怪的《High 5! (Rock the Catskills)》內玩瘋了的音樂人(歌曲的flow數次被刻意之編排所打斷),在快到尾聲的時候還是「收斂」起來、「認真」起來,聽煙雨清風般的《Ramshackle》,雖則沒有添加上什麼花巧元素,可其淡雅幽香縈懷的音樂,同樣能吸引到我去投入歌中。「動靜皆宜」的Beck,澄寧地在《Ramshackle》唱起了對人生的感悟,而他這平穩沉著、並往內心靠攏的作品,也為其接下來較柔和安靜的《Mutations》,以及之後揭露自己靈魂的《Sea Change》,提前作出了「預告」。
Beck Hansen的這張色彩錯雜之專輯,有人會認為它像一場革命,又有人會覺得它像鬧劇一場,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此唱片的大膽融合,確實有其新鮮、趣怪、或俱創意的地方,畢竟音樂之類型、風格,本就如《Odelay》所展示的那般豐富多樣、千變萬化,而對於好音樂之評定,我想也不應該只局限在「容易入耳」,或「優美動聽」的單一標準中。
首選:Jack-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