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陳奕迅是一種精神

陳奕迅是一種精神

昨天晚上,為了一首聞說是超水準演繹的《浮誇》,看了韓國音樂頒獎典禮MAMA。舞台上的陳奕迅,穿著毫不浮誇的黑白格子大衣,沒有Dancer,沒有伴唱,沒有舞台特技,就這樣一個四十歲的男人,站到台中央,用不再沙啞卻又帶點滄桑味道的聲線,唱起了一首廣東話歌。

與其說香港樂壇被香港人放棄,不如說是嫌棄。沒有舞技可言的跳唱歌手、不知所謂的rapper、沒有星味的明星,要聽不如去聽歐美的搖滾,唱得跳得的韓妹。如果要說在香港最強的外國勢力,我必不認同是被稱為雨傘革命的幕後黑手的美國勢力,而是連維穩也要找它出動的韓國勢力,數以千計年輕人冒著日曬雨淋,也誓必親眼目到那一張張韓國的小白臉。近年出現的 Supergear 天堂鳥 Faith 無非都是想仗韓國歌舞的形象撈撈油水,不比還自可,一出來跳唱live不是走音就是舞步不齊,眼見這些香港樂壇出品的組合,只能說一句無眼睇。

剩下的問題就是,究竟廣東歌還可以 SELL 甚麼?那你不如問,那班還未放棄廣東歌的人,究竟留戀廣東歌的甚麼。如果要我說,廣東歌Sell的,只是像陳奕迅那樣,Sell純粹。沒有歌舞,一首首近乎一色一樣的編曲,好近幾次都幾乎把兩首流行曲搞亂,要聽的,是回憶,是生活。有時候覺得廣東歌就像一個個抽屜,鎖著一段段咸甜回憶,是你在香港這個地方活過的痕跡。初中時的 Twins,想著那時的青澀,說過的男生們是非;又或是獨個人時聽的陳小春,慘得讓你放聲大哭;還有服役期間聽的周柏豪,當然還有聽了十年的陳奕迅。

每一個人,生命中都可能有段快樂的黃金時代,有個錯過了的 Katrina,想跟一個人說句Shall we talk,又或者期待著明年今日會發生的一件事。每一次感動,每一次難過得要死,你就是等一個知音人,道出你的心聲,說出你的故事。那時,你會帶上耳機,選一首廣東歌替自己療傷,然後明天你又可以重新出發,感受下一次的感動。陳奕迅的聲音,也許就是我生命裡的那個知音人,一種莫名的滄桑感,一句又一句直入心坎的歌詞,就像他站在 MAMA 的台上,很純粹,但絕不簡單。

今天香港人所要求的,可能是那五光十色,那炫目的包裝,他們看到了璀璨,聽到了完美,卻忘了聽自己。我們可以忘了工作,可以忘了娛樂,可以忘了如何追求美麗,但請不要忘記感受生活,感受自己活在這個城市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