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關於《倫敦淪陷》

關於《倫敦淪陷》

當大部份人都談論緊《十年》或者《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 》嘅時候,我想講下《倫敦淪陷》。

故事由上一集《白宮淪陷》延伸,呢次戰場由白宮轉移至倫敦,由地下軍火販賣商兼恐怖分子阿米爾巴卡維(Alon Abutbul飾)被襲做開場,鏡頭一轉,去到英國,首相被發現係唐寧街官邸神秘死亡,各國元首應邀出席喪禮,結果被恐怖分子施以大規模襲擊,死傷枕藉,最後上演一場由美國總統(Aaron Eckhart飾)、貼身保鑣(Gerard Butler飾)及副總統(Morgan Freeman)拯救倫敦嘅戲碼。

故事發展唔難估,恐怖分子阿米爾巴卡維嫁女,點知被各國聯軍用導彈偷襲,之後嘅倫敦恐襲明顯就係要報仇,而係例牌用錢收買官方人員做內應。呢種英雄式電影係荷里活實在太多,質素絕對唔夠《虎膽龍威》系列或者《狂野時速》系列咁出色。個人覺得,導演比較聰明的地方係將戰地由上集嘅一個地標拉闊至一個城市,透過上集同今集戲名已經可以知道,追逐、槍戰、爆破,走遍成個倫敦,最後仲要出埋反恐小隊打巷戰,攻大樓,十足玩緊《Rainbow Six》。

當然,以上呢啲都係表面野,除此之外,我覺得呢套電影仲有幾個值得留意及思考嘅地方。

第一,英國前首相喪禮係國際大事,會邀請各國元首出席都講得通,係電影開頭有一幕係講有位英國官員同內閣成員匯報有咩國家元首會參加,只提到俄羅斯總統拒絕出席。之後,直到恐怖分子襲擊其他元首,包括德國、意大利、法國、日本都出事之後,我發覺,中國,係由頭到尾都無提及過,似乎中國係歐洲各國眼中,地位甚至比唔上日本,係呢個「全球一體化」嘅情況下,中國係電影入面「缺席」,實在充滿暗示。

第二,電影入面瀰漫住濃烈嘅美式英雄主義,單人匹馬,死唔斷氣,自然不在話下,今次更加係將美帝身份推向極致,當卡姆蘭巴卡維(Waleed Zuaiter飾)打算將殺死美國總統嘅過程用網上直播嘅方法比全世界人見到,卡姆蘭問總統有咩遺言嘅時候,佢竟然將宣誓就職美國總統嘅誓詞讀出嚟,大有《獨立宣言》嘅氣勢。好明顯,呢一幕最大用處就係要話比全世界人知,美國人係寧死不屈的,就算死,都要轟轟烈烈。

第三,報仇,貫穿左成套戲,因為各國聯合軍事行動用導彈炸死左阿米爾嘅親人及在場無辜嘅平民百姓,所以阿米爾就用兩年時間策劃呢一場報復。咁如果無當初嘅導彈,又會否有之後嘅恐襲呢? 網上直播殺人呢一幕,令我聯到到ISIS,當ISIS越黎越猖狂,越黎越兇殘嘅時候,美國作為世界大國,除左出兵,亦必須係其他方面加以回應,不甘示弱,我認為最後副總統決定再用導彈殺死阿米爾,就正正帶出呢種「以暴易暴,以武止戈」嘅態度。

我成日有個諗法,拍呢種電影,會唔會為真正嘅恐佈分子提供咗襲擊手段嘅參考呢? 巴黎恐襲之後,反恐之風只會越吹越烈,《倫敦淪陷》,我希望永遠都係純屬虛構。

文探花 Be The Thi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