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筆羈天才》説的是上世紀初Scribner 編輯 Maxell Perkins 和作家Thomas Wolfe 相遇相知、伯樂千里馬的故事。
電影英文名字是Genius, 電影沒説誰是天才,但扮演編輯Max 的Colin Firth 明顯是担大旗,從頭帶到落尾,電影開端寫Max收到處處碰壁的Tom的小說稿,拿着它在回家途上讀,竟然一發不可收恰,火車上、家裏妻子和四個女兒的喧鬧,都沒令他停下來,挑燈夜讀,那忘我的境界份外令人動容。我和許多人都曾經歷過,一篇好文章,一本好書,正在讀得津津有味,進入桃花源理想國,不幸是車程太短,家門已到。
現實是一個世界,文字是一個世界, 我們總是祇可斷斷續續出出入入,有時會過度沉溺,不能自拔。Max 卻絶對是出入自如,Colin Firth 那攝人的翩翩君子魅力,即使全套戲大部份時間都戴着帽子,也無礙他每次釋卷時的眼神面容,充滿力量告訴觀眾他是如許被文字吸着了。 每次望着如頑童般的Tom,如山的初稿,他又立刻可以比現實更現實。
作家才是天才嗎? 要嘔心嚦血創作才是天才嗎? 編輯如Max,有慧眼識才、愛才、惜才,含辛茹苦「揍」作家,鼓勵他繼續創作、繼續心願誠服接受文章被修改,令文稿變得different, 變得publishable, 變得marketable。
由寂寂無名到一炮而紅還容易,要守住聲名,第二本第三本作品能繼續叫好叫座才比登天難,讀者都是殘酷,都貪新厭舊,壓力大到令Tom 要遠走歐洲,Max 雖然經常面對,但是作為一個有心的編輯,即使表面已刀槍不入,總撫心自問自己有令作品better 呢? 成敗從來絶不祇在乎作家自己。
背後默默耕耘的編輯如Max, 卻幾乎不曾在歷史上留名。如果沒有慧眼,沒有愛才的,沒有更多感動人心的作品存世,我們的人生將更虛空嗎? Tom 和許多作家一樣因為受不了創作的困局,走上不歸路,黯然早逝,那種自身價值建在别人身上的痛,必比死更難受,死了才成名是否更痛快呢? 最決絶的卡夫卡早有先見,打算一把火燒之為快,可惜或可幸是所托非人。
現在就更是天才不再,網海無垠,人人可寫可登,即使有千萬個like 比蜉蝣命更短。
終究沒變的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