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荷里活續作潮:何去何從?

荷里活續作潮:何去何從?

原文刊在此

文:黃頌朗

時代,要創造出來。我們身處的電影時代,仗賴六十年代末牽起的「美國新浪潮」所影響,今時今日為人所知的導演 Stephen Spielberg, Martin Scorsese, George Lucas 等人就於當時初試啼聲,以嶄新的技術和電影技巧復興荷里活。同時,當年不少叫好叫座的都是沒有起用大明星的電影,觀眾自然回歸基本,不讓演員專美於前,重新放眼於電影本身劇情的內容與表達之上。直至今天,不少奉為經典的荷里活電影仍然存活,但不禁讓人反思的是,我們還在欣賞二三十年前創作的電影系列,是荷里活創意渴盡的悲哀嗎?

接近年尾,不少來年大作均先行預告,這個月先後有新一集 Star Wars, Jurassic Park, Terminator 的預告片,引起影迷的熱切期待。乍看來年最期待的電影,十居其九也是續作。雖然不是首年出現這現象,但最嚴重也許就是2015年。續作潮的出現,歸根究柢是電影公司傾向以最低的風險和成本,製作大量電影而從中獲利,往往最低的風險就是延續票房的神話。但時代變遷,續作本身這個概念也在行內經歷改變。字面上,中文仍然使用「系列」(Sequel)一字來形容英語 Movie Franchise,但字義上已經不足以包含跨媒介特許經營的情況(如 Star Wars 衍生的電子遊戲,我們只會叫 Star Wars 系列而不會叫 Star Wars 特許經營)。時至今天的荷里活電影,與當年的新浪潮相比,已經是另一番的景象。

若說電影史上最多續集的動作電影系列,非 007 占士邦莫屬。(對不起,只限動作電影一類,資料搜集指最多續集的電影系列是日本動畫叮噹)拍至第二十三套的 007 公佈了新一集電影的名稱和班底。英國人的智慧使007不死,整個軍情六處的所有角色,007、Q、M不同代號背後均可隨時代替換不同主角。編劇和製作人均可因片約結束等實際需要而安排角色的死亡。但 007 這套電影隨時代也在改變中,最近 The Guardian 寫「為甚麼占士邦就是永恆?」便指出這個有52年歷史的電影系列已經與品牌及產品代言劃上等號。James Bond 已成為一個品牌,自我介紹一定要說 “Bond, James Bond”,配上時髦的武器,叫一杯自己發明的雞尾酒。而這位廿一世紀的英國型男特務,當然要使用時尚的品牌產品。還記得Casino Royale 時 Daniel Criag 拿著最新型號的 Sony 電話,縱使現實並無隨機附送的跟蹤軟件,仍然掀起一陣換機潮。電影再配上一首流行歌手的主題曲,一套百多分鐘的電影卻帶來上億的商機,由奢侈品、酒、電子產品、音樂大碟甚至振興拍攝地的旅遊業。單看007一系列,創意的確不絕,只是橫向拓展至整個消費產業。

當 007 仍沿用系列的形式,以同一角色及背景設定寫下電影劇本的時候,另一邊廂卻有一個宇宙正在開發中,這個宇宙叫 Marvel Universe。由2008年轉型親自製作,推出第一部電影 Iron Man, 至今製作了僅僅十套超級英雄電影的Marvel Studios,全球票房已經累積超過70億美元。總裁 Kevin Feige 在今年發布會中已經展示了直至2019年Marvel Universe 的電影藍圖。Marvel 開拓了新式的電影制度,漫畫是Marvel的基本,以今天的科技,才能完美重塑漫畫家當年筆下的奇思幻想,但更重要是各套電影藕斷絲連的關係。每套電影可以單獨觀看,但理解整個 Marvel 宇宙後會有深一層的體會,懂得更多笑話,片尾字幕也許會看得懂。你會見到另一套電影的主角過來客串,Avengers 更是集四套電影主角為一的超級電影,天價般的製作費用,同時也帶來數以倍增的票房收入。Marvel 的成功甚至引來其他電影公司的爭相彷效,Fox 有 X-Men 的版權,Sony 隔十年便重拍蜘蛛俠一次,Warner Bros. 與 Marvel 的對手 DC Comics 合作,照版煮碗籌備 Justice League (說穿了就是另一間漫畫公司的 Avengers)。超級英雄電影,甚至已經成為另一種的霸權,蓋過、動搖其他的電影類型。網上有張圖整合各大電影公司將會推出、開拍、籌備中的超級英雄電影,絕大部分都是已具名氣的角色。筆者好友頭頭是道地對圖分析道:「未來六年,至少三十六套超級英雄電影,有二十套一定要入場觀看,十三套可能入場,每張也看3D的話,當$100看一次,也要花 $3300 元看電影。」

要知道,錢從來沒有多,只是向哪裡流,票房如是,投資者如是。當資金和票房流向超級英雄電影,意味著剩下類型的電影將會萎縮。撇去超級英雄電影,再撇去有一定票房支撐的續作電影(大家不妨與朋友來個原創電影小遊戲,數下看 Interstellar前五套並非續作而入戲院觀看的電影),剩下的電影,往往就是大家不敢入場觀看,堅持看也要先看影評的那些電影,枉論支持新晉導演、演員的作品。導演需要新思維衝擊創作的過程,觀眾也需要新一套的思維看待電影,但這套新思維不只於電影手法、內容、技術層面,更重要的是擴闊電影業現有的製作模式。當大眾對續作、超級英雄電影感到厭倦以後,受票房主導、電影系列框架設限的電影業,可能便會重墮繼五十年代的另一個製作低潮。

最近電影公司 Sony Pictures 疑因上映關於金正恩被刺殺的電影而遭大規模的駭客攻擊,大量公司內部文件、甚至剛上映電影原檔也被上載至網上,最後電影取消上映收場,影院、贊助商等屈服於數碼恐怖主義下為人詬病。當中令人嘖嘖稱奇的是 Sony Pictures 其中一個出人意表的「創意」計劃,它正考慮將旗下兩個電影系列交叉製作,當 22 Jump Street 的兩位搞笑警探遇上 MIB 的外星管理局。如此下去的荷里活不斷續拍、重製,甚至Mix-and-match,究竟可以刺激多少票房收入,以挽荷里活的創作頹勢呢?抑或再電影工業需要另一個新浪潮,掀起獨立製作、藝術視野的熱潮,激發創作呢?答案或許已在心底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