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女校完成重建歸舊址 學生:深水埗嘅經歷未必可以喺半山重遇](/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英華女校完成重建歸舊址;深水埗西營盤兩地留眷念
學生:深水埗嘅經歷未必可以喺半山重遇
視障學生積極備戰 DSE
英華女學校自 1900 年創立,傳道逾百年。半山校舍不敷應用,遂於 2012 年重建,獲德貞女子中學借出深水埗舊校舍,迄至 2018 年新校竣工,師生在 14/7 舉行「告別深水埗」的 Farewell Day,準備來年四月遷回舊址。
各班出盡法寶,賣力獻技,創作不同手藝,設計攤位遊戲。然而尤數黑板畫最值得珍惜。那是無法留住,只屬學生時代的回憶。
身患視障的蔡樂詩就讀中五。前年起導盲犬 Bene 陪她一起上學*。Vicky 等一眾同學都會接力結伴同行。
(註:goo.gl/gkepX6)
「手杖探測嘅範圍較細,主要喺下半身,上半身始終有機會撞到。導盲犬可以帶我避開啲障礙物,就冇依個問題。」她和 Bene 都試過被拒諸門外,「希望食肆同交通工具唔好拒絕我地。」
蔡一直在深水埗校舍讀書,希望將來也能踏足港島校舍。來年將應考 DSE,「(信心)普通啦。」她希望繼續修習文科,包括語文和翻譯等。
(Bene 好乖識望鏡頭~)
Stephy 與同學就讀中四,身後黑板畫和手繪筆記本正是她們手筆。四年來一直就讀深水埗校舍,「依度設置齊全,同學都生活得好好,多姿多采」。
一些家長擔心深水埗「品流複雜」,她們有何際遇?Stephy 同意部分屬實。「我地遇過露體狂。。。」但有老師囑咐和保護,一切安然度過。校內亦有不同學會服務當地,如去北河飯店和明哥派飯。
「依度嘅經歷,喺(半山)羅便臣道未必經歷到。」
兩位學生都就讀中二,和同學一起畫出身旁作品。她們都不覺深水埗有何危險,處之泰然。
各班扭盡六壬,務求別開生面。惟她們另闢蹊徑:開咖啡店。皆因她們都就讀家政科下的「食品科學與科技」,遂學以致用,製作咖啡糕點。
「都已經喺度四年,有啲唔捨得深水埗。」但她也滿懷期待港島的新景象。
(覃同學不願上鏡,圖為該課室的公仔模型)
第四任校長蕭覺真(Vera Silcocks)是學生作品中的重要題材。她於 1939 年就任,經歷二戰淪陷,囚於赤柱監獄,直至香港重光,復任校長。
是日遭逢驟雨,在操場跳舞的學生,堅持完成表演。舞罷,全校各層公眾均鼓掌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