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膠」這一個詞語,近期比花貓更狡猾,老是常出現。「散水」的被稱作「左膠」,「騎劫群眾」的被稱作「左膠」;攪事的被稱作「左膠」;於佔領區火鍋的被稱作「左膠」,連我的本土右翼朋友也被叫「左膠」,真的是「群膠亂舞」。但是,叫別人做「左膠」的人,究竟知不知道「左膠」是什麼意思呢?
要成為「左膠」,基本條件是支持社會主義(但支持社會主義的不一定是「左膠」)。
根據香港網絡文化權威香港網絡大典,一些左派人士用心研究馬克思、捷古華拉等社會主義代表性人物,認為只有透過實踐社會主義建立的理想社會,方可體現出平等公義及人類的終極幸福。當中有部分人自命清高,堅持自己主張,因而令人覺得不切實際,行為漸漸受到指責而被形容為「膠」,於是衍生「左膠」一詞。如果「左膠」的思想不左,又如何配作「左膠」呢?
所以,那些很「膠」,但不「左」的人,可以怎樣稱呼呢?我有個建議。
抗爭也不忘口慾之福,堅持火鍋和燒烤,導致戰友反感的朋友,可以叫作「口膠」。
經常攪事,不時主張出手襲擊警察和反佔中的極少部份人,而有內鬼嫌疑的,叫「打膠」。
經常無故帶頭挑釁警察和反佔中的,而有內鬼嫌疑的,可以叫「撩膠」或「嘈膠」。
很喜歡和自己人爭論然後翻臉的,和 unfriend 自己人的,可以叫「絕膠」。
有「政治道德潔癖」的,說泛民連評論運動也沒資格的,可以叫「潔膠」。
想「霸王硬上弓」騎劫群眾的,而不是社會主義信徒,可以叫「硬膠」。
好像我一樣,對「左膠」定義如此執著的,很明顯是「真心膠」。
只是,和大家一同駐守的,分享著同一目標的,於佔領區共過患難的,無論抱著什麼理念,也是「生死之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