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幼時父母離異,幼稚園畢業後我就跟母親搬到外婆家,一住就是五年。小學時期的生活大都在土瓜灣渡過,在附近能稱得上是我回憶的除了經常有飛機在頭頂升降就是這一家譽麵坊。
小時候胃口很好,放學三點半正好作我的下午茶時間。母親有空的話都會帶我到譽麵坊滿足我的口腹之慾,還記得開業初期譽麵劫是海悅廣場的地面鋪,價錢非常親民,一碗麵二十元樓下比吃某M字快餐店更好更平。那個時候他們的花款比現在還少,麵的配料也就雞球、肉排、牛肚、雞翼、貢丸等(可能還有幾款是我忘了),所謂的小吃也只是把以上的配料抽出來,飲料也只有汽水與豆漿。麵類除了米線還有一款他們稱為「京麵」的,到底是什麼麵款我也沒太深究,反正小時候好吃就可以了。我最愛叫的就是炸雞翼與肉排京麵,炸雞翼味道有點淡,但脆度一流;肉排因為有椒鹽的關係比更惹味,所以後來我也就改點這款。麵的湯底也主要以雪菜作調味,對我來說總要再放點辣椒油才夠味一些。
由於那個時候幫襯的人客不多,當我們多去幾次過後那裡的姨姨們也就開始認得我。最記得的一件事就是我與外婆到譽麵坊飽吃一頓後我就與她回家去,當我們回到家中後我想把功課拿出來卻突然發現書包不見了。外婆問我是否吃麵時沒帶走,我也就馬上下樓奔回(我真的是用跑的)譽麵坊去。剛推開門,我便發現我的書包被姨姨們放到一排排的汽水之上,我跟她們說我把書包留在這了,她們也就笑嘻嘻的遞回給我,接過之後我說了聲謝謝就奔回外婆家去。往後的日子到譽麵坊吃麵的時候,總覺得姨姨們不時都看著我,那個時候自己還覺得有點尷尬。
往後的日子他們未知是否因為擴張的關係由地面鋪搬到商場裡面去了。食物的款式依舊,價錢也沒太多改變,所以也無阻我這一個「熟客仔」。直到後來升中學了,我與母親也搬到外面去。除了有時候晚上到外婆家吃頓便飯外也再沒什麼機會到土瓜灣去。近來他們再次把店鋪搬到附近街的地面鋪去,有一次我經過時也看到人流比當年要多。雖然價錢上升了不少,但對比香港現今的物價來說也算是超值。若果有機會還真想找個時間到土瓜灣再次吃一次他們的肉排京麵,在填飽肚子的時候也可以回味一下童年的回憶。
一個讚好,是對我的一點支持。
如果想分享給其他朋友的話,請標明出處並附上專頁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MaoYa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