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略論繁簡問題

略論繁簡問題

圖1.《廣韻》中鼠字寫成「䑕」

近日,因為《立場新聞》提到一名中國社科院學者撰文主張漢字還有繼續簡化空間,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的鄧力行發表了《淺談簡體字的問題》一文,力陳「簡體字」各種問題。坦白說,這類論點其實並不新鮮,而且受到坊間習慣的影響,將「簡體字」和「簡化字」混為一談,遂撰此文淺釋之。

簡體字≠簡化字

首先,坊間愛將港台現在所用的漢字稱作「繁體字」,這種說法其實不準確,學理上其實應叫作「傳承字」。何謂「傳承字」?顧名思義,就是指漢字在隸定之後一路傳承下來的寫法。至於「繁體字」,其實是指大陸頒佈簡化字後的傳承字本來寫法。

其次,坊間愛將大陸頒佈的簡化字稱作「簡體字」,這種說法其實也不準確,「簡化字」和「簡體字」其實是兩種文字學概念,不應混為一談。所謂「簡化字」﹐是指1964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頒佈《簡化字總表》中所載的字﹔至於「簡體字」的涵蓋面則更廣﹐是指「本字」、或至少是「傳承字」之外的其他寫法﹐意思相同但筆劃有所減省﹐古代又稱作「省文」,部份字書標示「今文省」者,那個字便是「簡體字」。

「簡體字」其實是「俗體字」或「異體字」的一種,事實上很多簡體字出自民間,並沒收錄成大陸的「簡化字」之內。此外,部份「簡體字」已經廣泛流傳,成了我們日常所用的傳承字一部分。是故,鄧力行如果是批評「簡化字」,尚可同情地理解,如果是批評「簡體字」,便等同將一些大家日常有用的字也要抨擊,這便十分奇怪了。

「正體」又有多正?

說到這裡,便需再介紹一下「本字」和「俗體字」的意思。何謂「本字」?顧名思義,就是指該字的本來寫法,狹義一點的意思,是指秦書同文统一漢字後的小篆寫法。所謂「俗體字」,廣義而言是「本字」之外的其他寫法,狹義而言則是官方承認的「正體」外所有其他寫法。

有些人很喜歡將「傳承字」稱作「正體」,其實這是不對的,一來某些字歷朝官方承認的所謂「正體」寫法都有不同,我們應奉哪個為「正」?例如老鼠的「鼠」字,在宋代官方字書的《廣韻》中其實是寫成「䑕」字(見圖1),《說文解字》中的鼠字上面則不从「臼」,哪個才是「正寫」?

其次,由於不少「簡體字」或「俗體字」已經約定俗成,被吸納於「傳承字」內。事實上,不少「正體」相對「本字」來說,查實都是「俗體」,但有時官方卻反過來說「本字」是「異體」(例子將稍後在文中列舉)。試問這樣的「正體」其實又有多「正」?

「譌變」在漢字很常見

釐清完一些概念上的訛誤,現在回應鄧力行所說的「簡體字」問題。其實他所指的問題,不只在簡化字中出現,在簡體字和傳承字上也十分常見,訓詁學上稱作「譌變」和「通假」。如果覺得大陸簡化字以「譌變」和「通假」形式簡化便是問題,則基本上任何經歷過「譌變」和「通假」的傳承字,都有問題。

所謂「譌變」,即是某字在流傳過程中,因簡化、以訛傳訛或其他原因,改動了該字本來的部首,部份古代字書會在某字後標注一個「譌」字,那便意味着那個寫法是「譌變」而成的;至於「通假」,則是因為古人執筆忘字或其他原因,如某些口語已忘了本字寫法,於是用了一個同音字替代,部份古代字書會在某字後標示它跟另一個字「通」,那便意味着那是「通假」的寫法。

鄙生以前曾寫文介紹幾個「譌變」和「通假」例子,而事實上,「譌變」和「通假」在漢字中比比皆是,例如本文談到的「訛」字、「簡」字、「法」字,都是「譌變」而成的「簡體字」。

上面談到的「譌變」,「譌」查實才是「訛」的本字。據《說文解字》曰:「譌,譌言也。从言爲聲。《詩》曰:『民之譌言。』」,現在的「訛」字將「為」這個聲符譌變成「化」,是故,段玉裁在其《注》曰:「訛者俗字」。現在的民國教育部奉「訛」字為「正體」,我們又有幾多人會批評「訛」字「破壞了漢字的形、音、義關係」?


圖2. 《說文解字》中有關「譌」字的解釋

「簡體字」的「簡」字,本字查實為「X」,下面从閒不从間,不論《說文》、《廣韻》還是《康熙字典》都不从間,現在的民國教育部倒是奉「簡」字為「正體」。當鄧力行力陳「簡體字」有何問題時,殊不知他用的「簡」字本身就正正是簡體字,也是「譌變」而成的,這算否「使漢字本身所盛載的文化內涵流失」?


圖3. 《廣韻》中的「簡」字从閒不从間

「法」字現為傳承字,寫法中港台一樣,本字實為「灋」字。「灋」字本為會意字,許慎在《說文》曰:「灋,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从去」,還標明「法,今文省」。可見,「法」實為「灋」的簡體字,現在則約定俗成而成了傳承字,同時被民國教育部奉為正體。


圖4. 《說文解字》中有關「灋」字的解釋

「灋」字作為會意字,裏面這隻「廌」才是最重要的表意訊息,「廌」其實即是「解廌」,現在多通假寫作「獬豸」,是中國古時傳說中的神獸,能辨別是非曲直,所以古代法官所戴的帽子又稱作「獬豸冠」。現在通用的「法」沒了這隻「廌」,只从水从去,完全屬於鄧力行所說的「破壞了漢字的形、音、義關係」。既然他在文中一再強調:「漢字中的意符和音符是有表意和表音作用的字符,不但是構成的漢字部分,更盛載著漢字本身的信息和意義」,為何他在文中又要用上「法」字?

部首合併在傳承字中也常見

至於鄧力行說到簡化字將幾個不同部首合併,在傳承字的訛變過程中,其實也十分常見。例如﹕我們現在的「奠」﹑「奐」﹑「契」﹐現在同屬大部;不過在隸變之前﹐奠下面不从大而是从丌﹐指一個茶几﹔奐亦不从大从廾﹐指雙手舉物﹔只有契字才屬大部。


圖5.「奠」﹑「奐」﹑「契」本屬不同部首

又例如我們現在寫「即」和「既」﹐左邊多从「艮」部,實際上是「皀」部。「即」和「既」本來的意思都跟食有關,从「皀」部其實才合字義,現在改成「艮」部也可以說是「破壞了漢字的形、音、義關係」,民國教育部也奉「即」和「既」為正體,請問又有人說過些什麼嘛?


圖6. 「即」和「既」本不屬「艮」部

結語

以上例子,只是傳承字中出現譌變的冰山一角,至於通假的例子,為免文章太長,將會另文再論。又事實上,任何一個對訓詁有一點認識之人,只要將民國教育部跟清代官方奉作「正體」的《康熙字典》比對,也會發現不少清代當作「異體」的字被民國扶正,卻從來沒人拿起捍衛漢族文化的大旗,對於民國教育部這種「扶正」駡過半句。究竟港台所謂批評簡化字的聲音,真是源於捍衛漢族文化,還是因為頒佈簡化字的是大陸中共政權,才有這麼多非議?還請看倌自行判斷。

當然,鄧力行說到簡化字用一字通假太多字的問題,個人是傾向贊同的,但這只是簡化上的技術層面問題,是一種可以修正的問題,而不是全盤否定。令人無奈的是,有些人總是喜歡放大簡化字中的通假和譌變問題,卻懵然不知這是傳承字常見現象;有些人口說捍衛漢字文化,對訓詁之學卻不如古代一個普通學童。

鄙生多次強調,某些人若真是對漢字簡化那麼反感,奉古為正,請立即棄用「傳承字」,全數用回「本字」。千萬不要言行不一,一邊狠批簡化字破壞字義,另一邊用着一些譌變字和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