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無聊研究系列:玄奘法師 - 烏茲別克至古印度(4)

無聊研究系列:玄奘法師 - 烏茲別克至古印度(4)

鞠和衍那、鑊沙、珂咄羅、噴赤河

愉漫國至南渡縛芻河

愉漫國之後,《大唐西域記》記載:「西南臨縛芻河,至鞠和衍那國 …東至鑊沙國 … 東至珂咄羅國 … 東接葱嶺至拘謎陁國 … 南渡縛芻河」。

到了愉漫國之後,玄奘面對連綿大山無路可走,唯一出路是向西折返,循Karifinga河谷向下游走,大致方向是南偏西,最終接上阿姆河,符合「西南臨縛芻河」的說法,句裏的「臨」字,明確顯示玄奘到了阿姆河邊。

到達大河前,玄奘法師經過今塔吉克境內Qabodiyon地區一片河谷綠洲農耕地,加上 Qabodiyon 跟鞠和衍那有對音關係,此地應為鞠和衍那國所在,衛星圖片(圖4)顯示農耕地區呈南北走向帶狀,與《大唐西域記》:「鞠和衍那國東西二百餘里,南北三百餘里」的南北縱向吻合。

衛星圖片又顯示,鞠和衍那國以東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脈,東面有另一片廣闊綠色農耕地區(圖4),阿姆河的支河Vakhsh流經其中,大底古代視此支流為阿姆河上游的主要支流,因而Vakhsh跟阿姆河的其他名字:烏滸、Vaksu和Oxus等,實際上同出一源。這片耕地現時保留了Vahksh的地方名,與鑊沙對音,這片綠洲應為鑊沙國所在,《大唐西域記》:「鑊沙國東西三百餘里,南北五百餘里」,是比較大的國家,衛星圖片所見反映了這點。按照地理形勢,玄奘從鞠和衍那出發,沒有需要硬闖山脈,最合理是沿着阿姆河北岸東行,然後北轉進入Vakhsh河谷前往鑊沙國。

鑊沙國以東再隔幾條山脈,是另外一片廣闊綠色農耕地,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Panj及其支流Kyzylsu流經其中,該地現時主要城鎮名Kulob(圖4),Encyclopaedia Iranica稱該地古名Katlan。《校注》稱珂咄羅國地在Khuttalan,與Katlan對音,從位置及名字推斷,這片耕地應是珂咄羅國所在。《大唐西域記》:「珂咄羅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千餘里」,比鑊沙還要大,但是衛星所見農耕地區呈長條形,大小跟鑊沙差不多,估計玄奘法師匆匆路過,該國的形狀未有細查,里數也只是約略言之。

至於「東接葱嶺至拘謎陁國」一句,不用「至」而用了「接」字,只是形容珂咄羅和拘謎陁兩國的毗連關係,玄奘應該沒有到過後者。衛星圖片顯示,Kulob以東,已是帕米爾高原(唐時稱葱嶺),再無大片綠洲耕地,只是上溯噴赤河兩岸有少量綠色耕地,其中位於今塔吉克境內一處地方Kamar(圖4)與拘謎陁對音,加上《大唐西域記》:「拘迷陁國東西二千餘里,南北二百餘里,據大葱嶺中」,具狹窄長條形狀,因此推論拘謎陁國應為葱嶺內位於Kamar前後的噴赤河流域範圍,國以城名。

珂咄羅國南部,位於阿姆河上游支流噴赤河Panj分成多條支流的廣闊平原,Panj一字屬印歐語系,與英語penta同一字根,是「五」的意思,反映這裏多支並流的情況。玄奘法師匆匆趕路,應該在出現分支之前渡河,減少過渡的麻煩,所以「南渡縛芻河」的地點應在多條支流匯聚之處(見圖4)。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