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時香港的《吸煙(公眾衞生)條例》,雪茄、煙斗、煙草及煙草製品的零售盛器和包裝除了須要標明健康忠告外,亦必須以白底黑字標示焦油和尼古丁含量。可是,焦油和尼古丁含量的標示就帶來兩個弔詭的數學問題:究竟吸入一支五毫克焦油含量的香煙,是否等同五份一毫克焦油含量的香煙?低焦油含量的煙草產品又是否比高焦油的安全?
煙包上焦油含量的標示,無疑假定焦油是一種可量化的化學成份,但這個概念有「誤導消費者」 (Misleading to consumers) 之嫌。煙包上所指的「焦油」,其實一個對煙草燃燒後產生殘餘物的統稱,並且由上千種化合物組成;1994年 Alan Rodgman 的報告指出,由於每一種煙草產品的「焦油」組合成份都大不同,因此相同焦油含量的香煙,亦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上的損害。換言之,在不同品牌的煙包標示上,即使焦油含量的數值相同,亦不代表對身體的影響一樣;焦油含量標示本身,亦是導致消費者對「焦油」二字產生誤解的元凶。
現時香港煙包上焦油及尼古丁的含量檢測,主要是跟隨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後稱 ISO)制訂的程序去量度。可是,美國衛生局(Surgeon General)的報告指出,ISO方式用機器檢測成份,沒有考慮到實際的吸煙行為,令實際人體的焦油攝取量與機器所量度的數字不符。簡單來說,煙包上的含量數據,無法準確為攝入量提供參考指標。
此外,ISO 檢測結果也無法保證低焦油產品比高焦油的安全,原因是吸煙人士吸食低焦油產品時會改變吸煙的行為。早在70年代的研究就已經指出,由於低焦油煙草所提供的尼古丁不及普通煙草高,吸煙人士普遍認為低焦油產品不夠「強」,難以滿足煙癮。故此,1999年 Bates et al. 的報告及2000年 Shopland 的研究均指,當吸煙人士轉為吸食低焦油的產品時,有意無意之間會改變吸煙行為,以抵償低焦油產品中尼古丁含量的改變,同時令其焦油攝取量與一般煙草產品無異。由此可見,不論煙包標明的尼古丁及焦油含量是高或低,對人體吸入的焦油量皆沒有影響,更遑論以標示鼓勵吸煙人士戒煙,提升社區的健康水平。
從以上可見,煙包標示的含量數值不能直接轉化為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對於這點,相信政府以及世衛本身也很清楚:兩者曾指出低焦油含量的煙草產品並不代表更安全,最佳的做法應該是戒煙;香港政府亦於2006年修例,取消以焦油含量的三級分類制度,減低消費者對「低焦油更安全」的誤解。然而,香港政府口說維護消費者利益,卻規定煙包在當眼處列明尼古丁及焦油含量,每個月更抽驗市面上的煙草產品,把品牌按尼古丁及焦油含量高低排列-此舉與以往分級制度大同小異,正正延續了大眾對焦油的迷思。
尼古丁及焦油的標示不但沒有參考價值或實際作用,反而是加深了吸煙人士、青少年、公眾對煙草產品的誤解。既然政府深明以上道理,亦說過「低焦油同樣危險」的一番言詞,那麼政府依舊規定煙包白紙黑字列明成份含量,豈不是多此一舉、畫蛇添足?此般的控煙政策,貫徹了政府一向官僚原則、「交貨心態」,甚至對科學研究不求甚解、不予尊重,最終造成了倒行逆施的局面。
張居輋
uncensorship.org
Bates, C., McNeill, A., Jarvis, M., & Gray, N. (1999). The future of tobacco product regulation and labelling in Europe: implications for the forthcoming European Union directive. Tobacco control, 8(2), 225-235.
Rodgman, A. (30 August 1994). FTC smoking method used for “tar” and nicotine data. R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http://www.rjrtdocs.com/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88).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moking, Nicotine Addiction,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Centres for Diseases Control, Center for Health Promotion and Education, Office on Smoking and Health.
Goldfarb, T., Gritz, E. R., Jarvik, M. E., & Stolerman, I. P. (1976). Reactions to cigarettes as a function of nicotine and “tar”.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19(6), 767-772.
Shopland, D. (9-11 February 2000). Machine testing for constituent levels in cigarett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dvancing Knowledge on Regulating Tobacco Products, Oslo, Nor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