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陽
陳梓桓,林森,兩位導演的名字,一共七個木字,二零一四年的鮮浪潮參加者。自二零零五年香港藝術發展局舉辦「鮮浪潮短片競賽」,透過資金津貼來發掘及培養年青電影創作人才。今年香港獨立電影節特別安排「獨立新浪」系列,集合他們的新舊作,回顧及展望獨立電影。第一晚,這兩位茁壯中的年輕導演帶來四套和水有關的作品。
林森《仇》
由木到森,由目到心
林森導演的兩套作品均從小入手,真實呈現小人物的日常故事以探討更深層複雜的社會政治議題。改編自製作團隊的親身經歷,二零一二年的作品《綠洲》刻劃作為獨立樂隊及畫家的青年,在建制霸權下如何在觀塘工廈中安身立命,努力鑽出石屎狹縫以求自由呼吸一樣,希望在香港這片都市叢林中掙取甚至建立一片小小綠洲。導演特別讓演員自由發揮,有幾幕均只點出議題,再攝下獨立樂隊成員的真實討論,這即興的流露相當自然,而且非常在地。
新作《仇》則取材自新聞,在鬱悶的雨天開始,肩負學債的茶餐廳伙記,爸爸在街邊賣魚蛋時被捕受傷後,又被因加租而要節流的老闆欺壓,終於在不斷累積的怨恨中爆發。由導演的社運朋友阿草飾演的男主角嘉楊尤其令觀眾印象深刻,用力瞪著一雙充滿無力感的雙眼,青春都被現實的殘酷磨去。從觀塘到上水,從地政署、屋宇署到食環署、警察,從政府到業主,不變的是導演透過電影對建制及價值觀的反思,攤開所謂高深藝術(high art)與通俗藝術(low art)、勞資及官民等矛盾,思考工廈活化、獨立音樂、土地使用、地產霸權等難以拆解的議題。唯有透過正視問題,互相溝通,才有機會紓解仇怨,享受綠洲。
陳梓桓《作為雨水:表象及意志》
假的紀錄,真的時代
陳梓桓導演的兩套作品同以偽紀錄片(mockumentary)的形式,以種種陰謀論來帶領觀眾步步追尋似乎是事實的「真相」。二零一三年的畢業作《香港人不知道的》追查食水有否被政府暗裡加入鎮靜劑,用以鎮靜香港人的極端示威情緒。在剝繭抽絲的過程,觀眾不免會質疑一切疑似權威人士,但現實生活中卻諷刺地往往將所有「權威說的」都照單全收。或者,食水如自由一樣,逐漸變質,就如片中市民對食水的無知恍如一種政治冷感。
新作《作為雨水:表象及意志》儼如二零一四年前半年的社運編年史,假設政府利用人造雨減低市民遊行意欲,追尋神秘操縱組織。由於劇情要依靠天氣去拍攝,所以常常受到現實天氣變幻的影響,令拍攝變得更困難。在影後分享中,導演更認為政府的操控干預,在各樣監察下至少是暗中作梗;然而,拍攝經過一國兩制白皮書公佈,六二二公投,七月二佔中預演等,干預已日漸明目張膽。導演亦有想過,電影在雨傘革命前完成,似乎缺了香港社運最重要的一頁,不過認為每套電影均有其價值,自己亦有在雨革中拍片記錄。的確,情節是虛構,但引發的聯想卻是切切實實的。單單就片尾不斷回蕩的佔中預演清場講話,在今天聽起來已恍如隔世,電影所能刺激出來的聯想和感觸已証明其時代意義。
陳梓桓(中)和林森(右)
浪潮過後,更需灌溉
潮來,潮退。可惜鮮浪潮在資助導演成片後,只提供兩場公映機會。扣除親朋好友,獨立電影還能衝擊多少新觀眾呢?與觀眾面對面交流是導演相當渴望的事。在金錢掛帥的資本社會中,放映似乎比拍攝更難。獨立卻不遺世,從來不是件易事。電影中,獨立樂隊、商戶及研究處處受打壓;現實中,小眾音樂表演場所Hidden Agenda和小店蘇波榮亦正值危急存亡籌旗之秋,獨立電影工作者也非靠熱情就能飽腹的生物。在主流的豪華製作及明星班底的製作以外,懇請大家不要忘記,還有一群有心的,有才的,在默默耕耘。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每年一度的浪潮,而是大眾恆常的灌溉。
文章同刊在映畫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