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幾年沒有聽廣東歌了,這天晚上《撐起雨傘》拿了最喜愛金曲大獎,正當佔領後來自建制的打壓不斷湧現,此時此刻,網民和現場歌迷自己撐自己的行動,就相當振奮人心。
回想十月時份正值運動的緊張時刻,《撐起雨傘》一出街就成為了香港人的心聲和支柱。歌曲在網上極速流傳,倒成為了我身處萬里外異國的寄託,當日在柏林,是臨近德國統一廿四周年日子,即使無法即時回港,一字一句也有着不能言喻的感動。
四分一世紀前柏林人打破圍牆,步出屬於他們的未來,一四年的香港人則以行動震撼世界。今日方便往來的自由行蹤對比的是過去生死難越的柏林圍牆,時空接合,似是呼應在香港吶喊中的人們。一個香港人在異國戴着一直在身的黃絲帶,難免引起其他人好奇詢問,以及從中得到當地人和東歐人的鼓勵與支持,稍為排解沉重心情,再急急回到運動中的香港。
幾年前,電視劇天與地的主題曲《年少無知》也寄託着追求理想的情懷,天與地本身經已是與傳統電視劇集截然不同的作品,習慣既有口味的觀眾看不明白之餘,卻贏得新一代讚賞;同樣地,雨傘運動的反響概括而言,也是在新舊之間趨向兩極;不同的是,《年少無知》是劇集中的創作鋪排下,慨嘆過去歲月與理想價值的拉鋸,而《撐起雨傘》是你我他都捲入其中的現實世界,一起為我城的付出,為未來的堅持。
想當年自己會因為得到一張叱吒頒獎禮的飛而高興一整個星期,也是習慣放學後回家就收聽903。現在回看起來也覺有趣,但今時今日的高興,更在於流行創作中有一首這樣的歌,代表這個時代的共同經歷、支持這個世代的共同價值:由87粒催淚彈、遮打自修室到旺角關帝廟、縱橫行人的彌敦道和夏愨道、很多年輕人面對家人的不理解、爭取命運自主、不甘打壓屈服…三個月時間澆鑄的記憶經已影響深遠,哪管商業與否流行也罷,這份感受不枯不散。
很喜歡由Boys Reborn帶唱的攞獎LIVE安排,由後生組合領唱,意味深遠。當然,好歌有好報是應份的,但最喜歡Wyman 當年獲得最佳填詞人獎那句:『情願有人戥我無獎唔抵,好過有人話我攞獎唔值』,得失由之,不是因着毀譽而影響腳步,而是從腳步走來實現所想。總有一天,我們會毫無代價唱自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