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會否曾經這樣覺得-有時,與非信徒相處、比起信主的還要舒適一點。
不是因為我與非信徒相處就會又煙又酒又粗口、做盡各種失德的事(非信徒其實不是洪水猛獸啦好嗎?況且會做失德之事的基督徒也不少),而是我總羨慕他們。當我為「教會」 這個已離不開我的「命運共同體」擔心這些、氣憤那些的時候,世人憂心的,只是返工返得是否舒服、今天是否買到喜茶、仔女考試成績、有沒有閒錢去旅行、今日放假有沒有Play Hard之類……
我呢?我憂心教會總沒有改變、憂心教會太過趕客、憂心長此下去信徒集體道德淪落、憂心為何信徒們都不懂思考教會的事情-我真的想問,我到底在操心些什麼?
我羨慕非信徒生活的無憂無慮,不用為「教會」這個難以改變的「命運共同體」而憂戚的純真。這、也是我選擇了一位未信者作丈夫的原因之一——也許是我自私,我只想與一個讓我腦袋Switch Down,享受當下的伴侶-別再問我「今天你會否想番教會?」這類的問題,我的腦袋可是要爆炸了。
也許你會說,這就是相信「天上的財寶會為你積存」的時候啦,更何況非信徒們可是要「落地獄」啊。我真的不禁苦笑:坦白說,有很多比我勞苦的傳道人,那「天上財寶」真的先給他們好了(更何況,有大把人覺得我在「倒教會米」,有沒有「天上財寶」也是未知知數);另外拜託,我是連「不信耶穌即落地獄」這個問題也會質疑一番的人(詳情可參閱本人拙作《堅離地教會實錄II之一飛衝天》),你叫我如何可以自信地、堆起微笑、直挺腰板與大媽一起傳福音?
昨天看了劃時代的互動式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互動式」,顧名思義就是可以一邊觀賞、一邊「選擇」接下來的劇情;隨著觀眾的選擇不同,最後的結局也將不同(有點像小時看的節目〈人生交叉點〉)。由於劇透者死,故我就不劇透了,我只想表達一點:不如這套電影,我要是不滿結局,可以重新在某一個時間點再選擇(真的沒有劇透啦...);人生有些決定,卻是決定了就是決定了、再沒有回去選擇的機會。
我已按下「選擇信主」的鍵, 已經沒有回頭路的餘地。那個「非信主」的、「腦袋舒適」的我,只能在另一個沒有出現的故事線中,步向另一個我未知的結局。就容許我,望望其他人「選擇未信主」的故事,羨慕一下別人的人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