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書介:剪影香港史——《藍天樹下》

書介:剪影香港史——《藍天樹下》

新界村校的歷史,就像個流浪兒的故事,成長過程充滿不幸。五十年代初,因為戰後嬰兒潮的出現,加上大量難民從中國內地湧入香港。政府為了應付教育需要,便容許九龍區的徙置大廈開設天臺學校,新界呢,也大量建下一所所的村校,讓這裡生活的村民,只需出村口就能讀書,不用山長水遠出市區。然而到了我們這一代,村校聚集的,不再是彼此相識的鄰居,而是新移民和區內成績欠佳的學生,村校已變成了精英社會淘汰人才後的收容所。 2000年之後,教統局推出「統整政策」,宣佈新界大部分的村校一一被殺,從此,鄉校幾乎在教育界銷聲匿跡。

然而史實卻不容許村校的價值輕易被遺忘,因此今年夏初,出身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的羅慧燕,決定出版這本《藍天樹下:新界鄉村學校》,透過蒐集香港鄉村學校的文化,訪問不同人士,有系統的梳理出較完整的村校發展史,從村校這些教學方法、校園環境、語言、習俗等方面,都可發現,村校的歷史原來如此的悠遠流長。

從明代說起

村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或者更早,早期村校帶有深厚的血緣和地緣色彩,其教學模式源自中國的學塾傳統,即是俗稱的「卜卜齋」。這些紅頂的小屋,為村民提供基本的蒙童教育,及訓練學子參加科舉考試。清朝之前,「卜卜齋」都是藉來的空間,它們大多藉用伺堂作教學之用,後來依靠富裕的村民經濟支持才建成獨立的校舍,即使經歷了英國殖民統治,但由於統治者對新界採用放任政策,讓新界的教育保留了中國傳統鄉村教育最原始的面貌。

村校的黃金歲月

50年代是村校的黃金歲月,村校因為大量適齡學童出現而大量增加。當年的村校雖說得到政府資助,但要建起一所學校,各村還是要靠整個宗族聯合起來,從不同地方籌措經費,集資辦學,部分村民更獻出土地,砍伐風水林,或投入建校的工作,可見這校園是祖父輩胼手胝足,努力耕耘的成果,村校對於村民來說,村校的建成有血有汗。

剪影香港史

正如作者在總論所言,「每條村均有其歷史,它服務著當地社區與村民,從村校剪影鄉村的歷史,以及香港教育的變遷,正是香港史的重要部分。」然而這些集資辦學的創校辛酸史,並不是每一所學校都有記載,我們只能從一些零碎的口述,或校刊文字,相片,遙遠的想像過往的村民,是如何努力的為下一代提供最多,最好的教育。


書名:《藍天樹下:新界鄉村學校》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15年4月

相片出處:http://eshs.ymca.org.hk/page.aspx?i=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