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匡在十月初出了一首新歌,叫《安徒生的錯》,只看歌名,很好奇,安徒生錯了甚麼? 細味藍奕邦的歌詞,再看看現在的香港,悲從中來。
開首兩句,「從前誤信謙遜 坊間先會表揚 原來是更荒誕 蒼生先會誇獎」,極度諷刺,但又是如此一語中的。
越來越多小店因為捱不起貴租而結業,有一堆人會說:「一日最衰都係佔中,阻住人地搵食!」
樓價不合理地狂升,越來越多人買不起私樓,只能住劏房,有一堆人會說:「呢班死廢青,唔好好讀書,不務正業,抵你訓街啦!」
富香港歷史意義的建築物一件件被拆走,有一堆人會說:「啲建築物咁舊,仲留係到做乜姐?」
七警將曾健超拉去暗角拳打腳踢幾分鐘,有一堆人會說:「邊個叫佢要淋人水呀? 自己攞黎衰,打得少添啦!」
少女被警方控告以胸部襲警,有一堆人會說:「抵死啦,一個女仔有書唔讀,學咩人去搞抗爭,唔拉番差館強姦咪算係咁囉!」
發現屋邨食水超標,正當大家忙於追查源頭時,衛生處程卓端說:「只要市民終生飲用的食水含鉛量平均每公升不超過10微克,若一生拉勻計,飲用水的含鉛量低於這指引值,則不需太擔心」。
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馮敬恩揭穿了港大校委會否決陳文敏擔任副校長的荒謬理由之後,港大副教李輝授卻說:「公義超出你哋認知範圍,點可以用公義打我哋嘅誠信呢?」
以上的情節是何其荒誕而又歷歷在目,藍奕邦就用如此精煉的文字,一針見血地描繪了這個「為何善惡不分 偏偏得到景仰」的香港。
進入副歌,安徒生出現了。他是丹麥作家兼詩人,以戲劇和童話創作而聞名,《賣火柴的小女孩》、《國王的新衣》、《醜小鴨》等故事都街知巷聞。我對《賣火柴的小女孩》比較有感覺,故事主要講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因貧困而被迫在寒冷的聖誕夜賣火柴,而最後更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小女孩臨死前,還通過劃火柴帶來最後的火光作出美好幻想,這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想藉著這個童話,表達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對當時社會權貴風花雪月的不滿。在安徒生筆下的童話故事都富有教育意義,旨在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 ; 但現時香港政府及權貴卻正正相反,不但不想解決問題,還妄想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就如副歌所說:「怪那一位安徒生 故事編寫得太動人 讓我不肯相信 天公不憐憫」,提出問題的安徒生反而成為了罪人。慶幸的是總有一群「我們」願意對抗這種可怕的潮流,「我都有勇氣 尚存一顆心」,但眼見沉默的「我們」仍是大多數,到底這口氣「我們」還可以撐多久? 「若決心堅守純真 繼續去忠貞做人」,又是否「至少總可得到蒼天的護蔭 眷顧命運」呢?
話說回來,常有人說,香港音樂已是奄奄一息,看看林奕匡《安徒生的錯》和FFx《Sugar Baby》在Youtube的數據,前者的瀏灠人數只有6萬多,而後者竟有260萬多 ; 前者的讚好人數有約1200人,而後者竟有約5400人。這是「安徒生」的錯? 還是「我們」的錯? 答案,你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