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到大,我們都希望身邊能有個多啦A夢。每當我們遇到問題,我們身邊的多啦A夢就會從百寶袋中拿出法寶,替我們消災解難; 當然,問題解決後,故事的結局,往往會由於大雄使用法寶不當而弄巧反拙,可能是作者多少希望我們引以為戒吧。
《Stand by me》上映時間,剛巧遇上多啦A夢配音員保全叔離世,更為電影增添傷感。朋友都建議眼淺的我,多帶幾包紙巾進場就是了。
為了遷就地點及時間,看的是3D版本,人物造型上和看習慣的稍有不同,總覺得差了一點什麼。不知是否小妹太老餅,還是太懷舊,總覺得人物造型缺乏從前那種簡單平淡的親切感就是了。
題目又是:「我看到的」,是因為深明「同枱食飯,各自修行」的道理,每個人的成長、經驗、閱歷、性格等等都不一樣,即使同一套電影,沒可能同場觀眾的感受完全一樣。
正如「瞎子摸象」的故事,不同的人站在大象的不同位置,摸到的部份都不一樣,所以他們心中的「大象」就不一樣了。每個人從同一件事得到的啓發、反思都不盡相同,總不能因為你不喜歡的就逼人不能夠喜歡;又或者,你不喜歡而別人喜歡,就說別人是「打手」云云。
我看到的大雄是個幸福的人,大家都圍著他的幸福打轉。曾孫(忘了名字)因為想要大雄改變命運,變得幸福,才派多啦A夢留在大雄身邊。多啦A夢留在大雄身邊的目的,就是要大雄得到幸福。而靜香因知道大雄不能沒有她在身邊照顧,而決定跟大雄結婚。
從小到大,看到的大雄都是一個沒出色的人 ,讀書不好、運動不好、常被胖虎和小夫(其實我覺得技安和牙擦仔是較為貼切的名字)欺負,每次遇疑難,都要靠多啦A夢出手相助。
我們喜歡看多啦A夢,除了是因為拜服於多啦A夢的法寶之外,或多或少,因為我們都是大雄。大雄的難題,其實就是我們的難題。我們都軟弱,我們都懶惰,我們都希望背後永遠有個萬能的多啦A夢。
這套電影中,大雄告訴我們,有些時候我們只能靠我們自己。或者,大雄長大了,看多啦A夢的觀眾也長大了,不得不從美麗的想像回到現實。
在未來時空的大風雪中,多啦A夢不在身邊,大雄只能靠自己,將訊息傳給未來的自己,讓未來的自己來拯救靜香。後來,多啦A夢完成任務,要回到未來世界,大雄面對胖虎的欺負,只好自己硬著頭皮去面對,這一幕看得很感動。
胖虎一次一次的揮拳,大雄被打倒又爬起來,被打倒又爬起來,終於胖虎停手認輸。大雄所謂的反擊,對胖虎來說其實沒半點力量,不過大雄堅持不放棄的態度,讓胖虎始料不及。無論是以怎樣的形式得到「勝利」,大雄終究勝利了一次,證明給自己看、給多啦A夢看,他有能力照顧自己。
人生的道路上, 我們總會遇著許許多多的困難,而我們沒有大雄幸運,不要說我們身邊沒有萬能的多啦A夢,我們身邊連雪中送炭的人也往住欠奉,只圍繞著落井下石的人。
於是,困難如胖虎的拳頭,拳拳打在我們身上、心上;有時候,我們會在一拳之後可以幸運地得到喘息時間,去思考處理方法。可惜,更多時候,一拳之後接著另一拳,我們連喘息的空間也沒有,更別說冷靜思考了!我們只能咬實牙關承受,有人放聲嚎哭,有人低聲涰泣,然而這一切一切都不會讓痛苦減少!
有的人長時間活在拳頭這困難之下,徹底崩潰。而這個時候,身邊人只會說是你不夠堅強、不夠信心、是你沒有反擊。然而,你被困難殺個措手不及,頭破血流去反擊,卻仍總處於捱打狀態的苦況,其實,沒有人會看到的!
有的人遇強越強,在捱著拳頭的同時,從中觀察對手的出拳套路,即使仍在捱打,卻慢慢開始學會閃避,靜候時機還擊。或許,還擊不會一次成功,我們仍要在捱打中繼續觀察、思考、閃避,然後再靜待下一次的還擊機會。
當克服了一個困難之後,隨之而來的,或許是一小段休養生息的時間;但更多時候,當我們以為可以喘一口氣的時候,卻有更大的困難迎面而來!
有一位患過大病的朋友告訴我,當重病的時候,躺在病床上,即使有醫護人員,即使身人圍在床邊,其實,沒有一個人可以幫到你!你仍然是要自己面對、承受那些痛苦。
電影的結局,多啦A夢還是回到了大雄身邊。
而在現實中,我們卻只能靠自己,去面對一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