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慢‧觀影筆記:舊面孔與香港電影的末路

Facebook Page: MAD House

第三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曲終人散,大家的焦點都放在劉青雲的太空船感言與司儀的差劣表現,卻不在香港電影業發展上。要討論香港電影業發展的前景可以有很多角度,除了經常被討論的合拍片問題外,還有電影人材的問題。有趣的是,劉青雲在頒獎禮後的訪問也有提到傳承的問題,可是大部人的目光依然投向太空。

香港電影業人材凋零似乎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這一屆頒獎禮中,最令人生厭的不單是司儀,還有頒獎嘉賓-黃秋生、吳君如、張家輝、鄭秀文等等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臉孔,而且他們都不年輕。從金像獎的角度看,近年有多少演員的新血﹖以下是近2009至2013獲得「最佳新演員」提名的名單及他們的近況,大概這是香港電影人材庫新血的最好指標:

不難發現,這五屆獲「最佳新演員」提名的演員中,有好些演員已經在影圈消失;當中有不少並非香港演員,而當中有大部份都已經沒有積極參演香港電影;香港演員方面,不少是主力在樂壇發展的歌手,電影只是副業;有些香港演員仍然活躍於香港電影圈,但獲得好機會的甚少,吳千語已經算是最突出的一個。

曾獲過「最佳新演員」獎的有不少熟識的名字,包括林嘉欣(2002年;《男人四十》)、張柏芝(2000年;《星願》)、袁詠儀(1993年;《亞飛與亞基》)及鄭裕玲(1984年;《花城》)等,就是她們同屆獲提名的也有大量耳熟能詳的名字,包括周麗淇、蔡卓妍、朱茵(敗了給袁詠儀)、梁家輝(他敗了給鄭裕玲)等。當然,他們或因為歌手的身分而獲得較多電影演出機會,但比較起來,現時「最佳新演員」獎依然是含金量極低,而且香港也沒有足夠演出機會來讓他們出頭。

很多人談合拍片潮流對香港電影類型的影響時,更大問題也許是新演員欠缺演出磨練的機會,於是我們只能不停看到杜汶澤、劉青雲、古天樂、鄭秀文、吳君如等老臉孔,新演員不能成為香港電影的新支柱。

大製作的合拍片重視主角的號召力,鮮有起用香港新演員擔當主要角色,內地的新演員又多數會留在更大的市場發展,這是合拍片潮流最直接的影響。另一方面,港產片多年來作為中流砥柱的警匪片(其實有不少都是合拍片)、武打片(不少也是合拍片)及喜劇依然有市場,但新演員擔正的機會依然不多(杜宇航在《葉問前傳》飾演葉問是例外)。結果,最敢起用新演員來擔當主要角色的都是最副本土味道的電影,例如去年起用蔡瀚億的《狂舞派》、梁進龍參演的《天水圍的日與夜》。這些本土味道濃的電影,也是最難找到投資的電影,黃修平要為《狂舞派》奔走多年才能找到投資人。

不要說擔當主要角色,新人獲得配角的機會在這個大環境下也不多,張雪芹能夠在《點對點》裡獲得演出機會實屬難得。然而,有一些所謂的電影工作者竟然不了解這類電影對培養新血的重要性,只會冷嘲熱諷,甚至連新演員的名字都記不下,實在可恥。

內地市場遠較香港為大,然而這龐大的市場不能為新演員或有志加入電影圈的香港年青人帶來機會。香港只有一個劉青雲,而且他就算到過太空也只是普通人,不會長生不老,到劉青雲等一眾有號召力的演員退休後,香港電影界還剩下誰﹖

這也許是香港電影的末路,如果觀眾不支持有本土特色的電影,如果電影製作人放棄香港題材與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