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失去靈魂的城市

失去靈魂的城市

圖片來自互聯網

暑假去了大阪和台南,兩個有歷史,有靈魂的城市。為什麼香港人假期總要不釋一切往外走?除了為呼吸兩口清新空氣,感受一下空曠之外,或許,也為要逃避這個「只剩下「賺錢」」的城市。

很荒謬的一個概念是,學校高層時不時就提及要透過中文科,增加學生的「身份認同」,最好讓學生以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這些膚淺的想法,實在可笑。要「身份認同」,不能只著重「血緣」(華人)而強逼對方接受。而是要讓這些人真正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產生正面的感情。

其實香港在歷史發展上,本有著獨特的條件。因著身為英國殖民地,英國,甚致西方文化,在香港影響深遠。而「華洋雜處」,使得這一片小小的土地,充滿著東方文化、西方文化,以及獨有的混合文化。

民生大事「衣食住行」當中,食、住(建築物)、行(交通)都能體會香港的特式。正因為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資產,才造就這個城市的靈魂。可惜,回歸之後,這個城市不斷發展,不斷破舊立新,舊有的氣息續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就只有「發展」、「賺錢」這些冰冷而失去靈魂的價值。

食。舊式冰室、傳統茶餐廳、酒樓、大排檔、熟食小販都在不段加租的情況下或政府規管下續漸消失。冰室、茶餐廳變成一式一樣的快餐店,再沒有伙記記得你要凍檸茶少甜。中式酒樓沒有了點心車,失去了點心叫賣聲,失去了對點心款式的期待,蒲坐下,一次在點心紙上選好所有要吃的,然後一批點心一起上枱,然後一桌子的人,一下子吃完。大排檔變成了來來去去那幾家食肆,集團式機械製作,缺少了特式,缺少了人性。熟食小販搬到店舖裡去,為了「追租」,要仔細工序,要投入人力的特式小食,紛紛被淘汰。

食的方面,漸漸容不下「特式」了,小店抵受不住高價租金只能結業,然後又換成集團食肆⋯⋯這個城市開始失去了靈魂⋯⋯

住(建築),中西建築共冶一爐,本是一種無可替代的特式。可惜,應該是土地供應問題,又或者,是既得利益者一定要賺到盡的問題,舊有的風格建築續漸消失,取而代之是奇則加蚊型露台的牙簽樓、屏風樓、一幢比一幢高的玻璃幕牆商業大廈。

小時候,很少機會到香港島,大概因為交通費貴,而且港島消費較新界高吧。有記憶的港島行,大約在高小的年紀,舊立法會大樓、英雄紀念碑、大會堂、天星碼頭、怡和大廈(康樂大廈)等等,那種傳統西式建築和高技術建築是新界區(至少我居住的地區)所沒有的。

傳統(立法會)和當代(怡和大廈)的建築,如此地格格不入,但又如些地融合自然存在於香港這個城市。

為什麼回歸之後,卻再也容不下任何「歷史」?只為要把舊建築拆掉,在原地建更高的商業大樓?

行(交通),小時候大鄉里出城的我,曾在中環看過外國遊客坐著人力車的畫面。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人力車已經完全消失於街道上。大概,這個只求效率的城市,容不下悠然出遊的人力車。三五年前,在大會堂附近停車場,還看到有一架人力車,並有手寫木板廣告,寫明可供購買,並可裝箱送到外國。不知道,它現在是否仍然安好?

近日取消電車的新聞鬧哄哄,我們才儆醒這種每天在地面上安安份份行走的電車,也可能會有消失的一日。

相反,在大阪和台南,都保留了不少古建築,古蹟。令整個城市顯得踏實。

大阪的大阪城、二条城、東大寺等等,仍然保留完好,即使是一個不太了解日本文化的外國人,仍是感受到那種文化氣息。

台南的神農街,把許多老屋保留,由不同的人在當中經營文創、手工藝、刨冰、café等等小店,身處這條幾百米的「老街」當中,和身處市中心的大型商場夢時代、新光三越百貨等高樓大廈完全不同。

大阪和台南,都可以同時保留歷史和繼續發展。植物必須有根才能向上生長,砍了根,植物又如何茁壯成長?

一個城市的特式、氣質和靈魂,是由歷史砌建而成的,完全抽空歷史的痕跡,也抽空了城市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