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事情都能做到恰到好處的人,看來平平無奇,平日不被記憶,卻是常人窮一世也未必能學到的技巧。畢竟,中庸之道,是佛學中的真理,有如童話故事想要灌輸我們的純粹價值觀。
我們不能做到中庸,本來無事,畢竟誰也不是聖人,也不需要擁有這種能耐。偏偏,香港人是如此的嚴厲,自己做不成聖人,卻逼迫別人必須成為聖人。「張潤衡事件」其實又是一場站在道德高地的網絡審判,而網絡審判往往是脫離真實事件本身,網民與網民、網民與被質疑者的鍵盤口水戰,所以到頭來,對事件本身並無任何幫助,只是互相傷害,直至被質疑者筋疲力盡。
我不是完全同意張潤衡的做法,然而誰又能說,他的做法是完全不對也不合適呢?傷者家人,甚至傷者本身有說過一句張潤衡的幫忙是多餘嗎?S.H.E.的Selina沒有立刻去看望傷者,甚至有台灣人在張的Facebook留言叫他不要再去三軍醫院了,但誰又能判斷這些人的行動才是正確,而張的就是大錯特錯?反正大家都是受害者以外的人,反正大家都是以隔岸觀火的姿態去敲打鍵盤。
所以,一不做,二不休,連八仙嶺的事重新拿出來重新審判,網民化身福爾摩斯,從你一言我一語的辯論之中尋找蛛絲馬跡,心裡盤算著如何一矢中的,擊潰對手。不然,到底再拿八仙嶺的事出來爭論,到底意義何在?就是張的一句「我是過來人」嗎?我只能說,如果對方不是君子,你也沒必要把自己貶為小人,發放暗箭。對不起,我認為這是暗箭,畢竟出了面的是張潤衡,網民都只是安坐家中,他在明網民在暗,這個說了甚麼都不用負責的網絡世代,網民有時是「夜魔俠」,但下一刻可能又是有殺錯無放過的刺客。而八仙嶺的事是沒法子再翻案,也沒有這個必要,死者無法回生,證據也不復存在。
再所以,這場「群英戰張」的唯一原因,就是大家不滿意張潤衡的態度,包括他的「水蒸包」、他在《東張西望》的言論、他帖文的「裝模作樣」。但,這種不滿意,就真的需以這般重力度的網絡審判來處理嗎?而這種不滿意,本身又有多理性?你說他帶了《東張西望》的團隊去,人家出聲明說電視台團隊是自己去的,甚至當時三軍醫院有人在場,目睹香港電視台團隊早張潤衡三日已到三軍醫院,我不知道註是誰非,但,誰又能肯定哪個才是真相?你說張潤衡為搏出位,主動出擊,但亦有人說傷者陳曉妍家人有主動接觸張潤衡,所有猜測都是撲朔迷離,誰又有權在家裡下定斷?我不捍衛人與立場,我只是想要重新提出某種基本觀點︰證據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灰色地帶,我們又怎能妄下判斷、如何有權力,把嫌疑犯推下深淵?
我最擔心的是,萬一所有真相都不是網民所說,我們是何其殘忍地對待一個「態度不好」的年輕人?而如果所有都如網民所說(除了八仙嶺事件的相關言論),張潤衡到台灣是何其不合適,他是何其只想藉事件想出風頭及提高自己的聲望,我也不能認同網民們對他採取如此嚴厲的審判,甚至作出「懷疑他才是八仙嶺肇事者」的嚴重指責。張潤衡已辭任退出灼傷互助會的職位,相信是某些網民很想看見的結局,也可能還未稱心滿意,但這又有益於誰呢?
今日「網媒」興起、Facebook發達,所有人都能成為作者,發表言論,然而要緊守的是,不要把自己變成「牛頭角順嫂」。因為發言的渠道方便了,但言語一樣是一把鋒利的劍,傷人於片刻間,而行刺者還以為自己是俠客。不單張潤衡,今日香港就是無關重要的陳冠希溝女,大家都要噉笑戲弄一番,再審判他的資格,再提起他的舊事,再審判他的道德,如此反覆。整個香港都愈來愈變成黃子華棟篤笑口中的世界,甚至有超越之嫌,因為我們今天不再想只「看」別人仆街,而是暗暗在背後推人仆街。我擔心,我們有天看到別人多了一粒魚蛋、多了甜醬、還吃得很開心,我們不只要他們拿走魚蛋甜醬及吃得很仆街,還起買魚蛋者的底,逼得他下次再發生這樣的事,要自動自覺拿走魚蛋甜醬及吃得很仆街。但結果,買魚蛋者,只會不敢再買魚蛋。賣魚蛋的小販呢?香港人是很愛本土東西的,不要亂說話。
如果從前的張潤衡「太過串」,別人穿運動褲,他偏要穿籃球褲,還喜歡打小報告,但十九年過去,今日的他也未必是當日那個他了,或許我們有時候可以選擇相信。香港人,相煎何太急?
(文章圖片取自明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