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粵劇史上,知名的劇作家唐滌生先生,於1959年逝世,至今剛好六十載。在他離世前幾小時,原來和有華南影帝之稱的吳楚帆喝茶聚舊。吳察覺唐的身體很不妥,勸他快些看醫生。唐答道:「今晚新戲,做埋今晚就去睇勒。」
根據吳楚帆在一條錄音片段中憶述,後來唐在《再世紅梅記》首演期間,去了附近的餐廳吃東西,中途嘔吐,返回利舞台的司理室休息,並召來醫生檢查,再緊急送院。所以,坊間一般指唐滌生在自己作品演出途中,在觀眾席上出事(例如電影資料館的簡介,便說唐氏於觀眾席上暈倒,送院後延至翌日不治),便可能不太準確。然而,吳楚帆的版本,也是從一些在現場目擊的朋友口中得知,並非他親眼所見,實情到底如何,便有賴歷史學者再查證了。
說到唐滌生,很少和吳楚帆拉上關係。原來二人情如兄弟,試過窮到一碗雲吞麵兩份吃。二人的緣分,早在1927、28年便開始,那時唐仍未做編劇。吳認為唐當時的文學、戲劇和粵曲修養各方面也未夠。唐找吳拍一套電影《暮鼓晨鐘》,有喚起人民對抗日本侵略的意思。吳認為唐的劇本有太重的粵劇戲味,對白太重詩詞歌意,戲劇性不夠,矛盾不夠,不能反映現實,曲高和寡。結果票房欠佳,吳建議唐還是專心搞粵劇。唐說不容易,他還在努力學習中。吳認為唐是靠抗戰時期下的苦功,加上另一劇作家李少芸的指點,令他終成大器(這可並不等於說李是唐的師父)。這個講法,看過《南海十三郎》的觀眾,未必認同。唐的師父是誰,亦有不同講法,浸大講師朱少璋的一篇訪問有提及過,有興趣者可一看。
現實世界的事情,總是有不同的版本和詮釋,所謂歷史的真相,從來不是唾手可得。